住耕犁,吆喝一声,精心挑选又有礼官牵制的耕牛就动作起来。



皇帝扶犁耕作的同时,同样还有礼官在后面撒上种子。



这么来回三次,亲耕结束。



若是以往,皇帝陛下亲耕完,就是百官的事情,不过,这一次,还有一个流程。



某个少年平章提出的。



亲植。



老朱当初也答应下来。



当下,同样是事先精心准备过,挑选了先农坛这边的一处地块,皇帝陛下亲自种下了一棵桑树。



关于亲植环节,朱塬昨天还问过。



不同于亲耕,种植一年,明年在同一块地上可以重复,亲植的话……十年树木,可不是一年就一个轮回的。



因此,礼部商讨出的方案,恰好也就是十年。



先农坛有内坛和外坛,面积很大,皇帝加百官,十年也种不满,计划是十年之后,树木成才,朝廷统一砍伐,再由皇帝陛下赏赐给群臣,先农坛这边,地方也就重新空出,形成轮回。



皇帝陛下亲植结束,转向田地北边的观耕台。



接下来,就是百官的表演。



朱塬昨天就演练过,当下,虽然还有些紧张,好在,由身边礼官的小心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亲耕。



以及……



随后的亲植,就更加简单。



亲植的地点,也都是礼部一一确定,每人一个坑,一点都不能差。



亲植结束,太阳已经高高升起。



春日的阳光已经不再是冬天的那种苍白无力,虽然是上午,也已经透出了几分暖烈。



百官重新列队。



传统上,今天的活动就算结束,接下来,要等待的,就是今日祭拜的诸神能给一些面子,比如……下一场春雨甚么的。



不过,既然今日的亲耕大典和前朝已经不同,多了亲植环节,那么,更多一些细节,当然也是理所当然。



重新列队完毕,提前也被告知了流程的先农坛内众人带着好奇的期盼中,礼官又是一声高唱。



“灌——溉——”



很快,‘突突突’的震响,在不远处同时响起,12台蒸汽抽水机同时运作,地面甚至都有些微微颤抖。



这颤抖中,皇帝陛下、朝廷百官和观礼耆老一起看向那蒸汽抽水机接引出的一个巨大水槽,水槽一边,清冽的井水从12根皮管里一起涌出,迅速汇满了水槽,然后,又通过提前搭建好的竹管水道,向众人之前亲耕的大片田地涌去。



皇帝陛下的‘一亩三分地’当然排在前面,很快有竹管里的水涌出,将之前耕犁穿过的沟畦浇满,然后,逐渐的,又是其他田地。



皇帝和百官一起种下的桑树,也都得到了灌溉。



眼看着这番场景,别说之前没有经历过的官员,就是提前看到过抽水机抽水的中枢重臣,也难免再次惊叹。



这……



简直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



这是神迹啊。



之前还为繁琐的亲耕大典各种仪式而疲倦的一些官员,此时此刻,已经完全没有了别样的心思,更不会再感到时间的漫长,只是带着沉醉地听着那好像天籁般的‘突突突’声音,以及,持续不断的水流,一片又一片地灌溉着大家刚刚耕作过的农田。



这人间……该有这东西吗?



怎么可能啊!



可……眼前,却又容不得任何人质疑。因为,事情就这样正在发生着。



百官人群中,仪式开始前对那一排蒸汽抽水机还有诸多质疑的恩亲侯李贞,眼看着那持续不断的汩汩水流,转向某个少年几眼,又迫不及待地转回目光。



作为皇室宗亲,李贞当然也比朝堂百官更加在意这大明朝的未来。



不由想起当年。



淮西的大旱,一连持续了那么多年,民不聊生。



皇帝陛下的亲人在当年的天灾中一个个死去,与朱氏算是世交的李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年为了活命,四处飘零,若不是听闻孩子的舅舅在淮西起事,投奔而来,李贞都不知道自己拖着一儿一女还能坚持多久。



现在,大业已成,李贞和老朱一样,也不觉得这该是松懈的时候。



李贞同样知道,治天下,可比那打天下还要难了太多。



就像那前朝,打天下的时候,所向披靡,那蒙古铁骑甚至都打到了很远很远的天边,可……相比那唐宋,那元朝,国祚却是连百年都没能撑到。



因此难免思虑,大明,又将如何呢?



当下,李贞望着那通过蒸汽抽水机的剧烈轰鸣汩汩而出的井水,看着那之前还干燥一片的土地迅速被水流浸润,只觉得,有了这神奇之物,这大明江山,何愁没有百年千年?



观耕台上。



相比百官,老朱的视野更加开阔,因此,也能够更好地看到蒸汽抽水机的运作,看到那十二道水管,水流一刻不停地向外涌出,又通过竹管水道,迅速灌溉着脚下的农田。



这场景……



私下勤学不倦了这么多年,老朱一时间也都想不出该如何形容。



就只是……看不够。



看不够啊!



这么呆呆地看了不知道多久,礼官上前提醒,老朱才回过神:“你说什么?”



礼官重复道:“陛下,这……已是两刻多钟了,该……该赐宴了。”



老朱一摆手:“赐个什么的宴,眼前这好场景,不比那一顿饭来的酣畅?”



礼官听皇帝陛下这么说,当然是点头,不过,想了想,还是不得不再次提醒:“陛下,只怕……时间长了,那些个观礼耆老支持不住。”



听到这话,老朱下意识向某个方向看去。



不是看那些被邀请来的观礼耆老,而是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



是啊。



塬儿身子弱,可是不能久站的。



目光很快找到了某个少年的身影,站在一群大人身边,瘦瘦小小的,这场面,让老朱顿时生出更多的怜惜,态度转眼改变:“那就……就……这抽水机还继续着,赐宴,也跟着来吧。唔……稍后,位置调一调,让塬儿坐俺身边。”



礼官想说不妥,打量了一眼皇帝陛下表情,稍稍迟疑,还是点头答应。



老朱想想又道:“那先农坛外,定是有诸多百姓的,你也安排着,让一些个百姓也能走进了看看,看一看咱大明这灌溉神器,有了这东西,将来……哪里还会有什么大旱!”



皇帝陛下再次突破常规,礼官却还是答应。



这……



让百姓看看,确实是好事。



这边说着,下方观礼的耆老人群中,忽然又骚动传来。



老朱看过去,乍一眼,还以为有老者因为时间太长,累倒了,不过,仔细打量,才分辩出来,不是累倒,而是一位穿着朴素衣裳的老者,主动朝那蒸汽机跪了下去,正在很是虔诚地磕头跪拜。



这仿佛带了一个头。



另外一些耆老,很快也跟着跪了下去。



老朱远远地看着下面场景,一时间,有些想笑,却也没有笑出来。



不由想起自己。



若自己也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家少年,见了这神奇的抽水机,只怕也想要跪下来,拜一拜。



这毕竟是……



几乎夺了那天地造化啊。



远远地看着那些个老者跪拜之后,显然,众人也没有忘记观耕台上的皇帝陛下,因此也很快纷纷转了过来,朝老朱行起了大礼。



这一次,老朱立刻吩咐人去把一干老者扶起。



自己……



可有些受不起。



就算是,也该那孩子啊。



于是又看过去。



嗯。



某个少年……大概是真有些疲倦了,有些不顾形象地揣起了小手,精神似乎也不怎么好,并没有看向周围的热闹,反而垂着头。



这是倦了。



这可不行。



于是又连忙吩咐,赶紧把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扶进内坛那边,先歇着。



朱塬确实是累了,不过,并没有老朱想像的那么严重。



只是因为今天起得有些早,犯困。



倒是没想到,会有礼官过来,一左一右,简直体贴到不行地把他搀扶进了内坛的大院内。



这么在内坛的一间本是皇帝专用的更衣室内休息了一会儿,再次出来,宴会已经开始。



朱塬的位置,很是显眼地被安排在了老朱左手边。



单独的一张桌案。



这不合礼数啊!



不过,当朱塬有些忐忑地坐下,周围的官员和耆老,没有一个提出异议,反而不少人都目光里带着各种各样情绪地朝他看来。



现场所有人,包括那些刚刚跪拜的耆老,都知道,那抽水机……其实是来自某个少年平章。



还是宗室的小郡王。



这绝对是大功。



开天辟地!



因此,皇帝陛下的安排,在他们看来,完全理所当然。



不仅理所当然,当宴会开始,一位士子装扮的长衫老者上前,给老朱敬酒之后,就郑重地转向了朱塬:“平章之抽水机,足解我华夏数千年之困顿,小人斗胆,替这天下万民,敬平章一杯。”



这么说完,不等朱塬回应,老者已经将满满的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



朱塬没想到这个,看了眼老朱,见老朱微笑点头,也跟着喝了一杯,一边道:“老丈过誉,小子不过提出想法,还是祖上支持,朝廷各部用事,这才有今天的场景。”



这么客气一番,等老者退下,眼看又有人上前,老朱不得不发话:“塬儿身子弱,就莫要劝他喝酒了,施礼即可。”



于是,来来往往的,开始不断有人向朱塬施礼。



甚至让朱塬再次想到了一开始那种不断被‘夺’的恐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洪武生存指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裴玄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裴玄黄并收藏洪武生存指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