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展遗嘱史太君显慈悲瞒消息王夫人逞怒意



宫中也很快的到贾母薨逝的消息,竟然也破例敲响了云板,今上又派了北静王亲领圣旨到荣国府祭奠,北静王缓缓读着圣旨,贾赦贾政听得背脊发凉。圣旨大意是史氏太君上感天恩,下蔽子孙,德高望重,不愧楷模,她的离开,是荣宁贾府一个时代的结束,后辈要学习她的宽厚知恩,感戴天恩,忠孝朝廷,谨慎敬畏,勤勉努力等等



北静王宣读完圣旨,交到贾赦手中:赦老政老节哀,也要领会今上圣意。我要赶回府里,明日里携黛玉妹妹过来奔丧话刚说完,准备离去,却见一个老嬷嬷匍匐上前,磕头拦住了他。北静王连忙喊左右扶起,老嬷嬷双手高高举起一卷白娟,悲戚地说:奴婢是老太太的陪嫁丫鬟,老太太临终之前宣奴婢回府,亲手把这个交到奴婢手中,并叮嘱奴婢一定要让宫里宣旨的大人做主,依照老祖宗留下的遗嘱办理。说完,赖嬷嬷再次全身匍匐在地,一动不动等着北静王的答复。北静王接过那一卷白娟徐徐展开,却是贾母的手书,娟秀清雅的小楷洋洋洒洒,无非是反复告诫后人要勤工谦逊感恩朝廷之类,后面竟有清清楚楚的家产家宅遗物分配。北静王心里暗暗佩服史老太君的深谋远虑和冷静。但是又想到这毕竟是别人的家事,不好过多干预,于是,他想了一想,对赖嬷嬷说:既然这样,我就做主,全权交由你来按照老太君的遗愿办理,赦老政老就听从安排。让老人家走得安心



北静王这样一说,没有任何人敢提出异议,贾赦心里想着,母亲一定偏心,但是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申辩。只得恭送北静王离开,然后又安排把老太太的灵柩移到正厅灵堂。又恭恭敬敬把赖嬷嬷请到贾母的房间,开始分配遗产。



贾府的财产,按照祖制,绝大部分本应该归长房贾赦拥有。但是,二十年前,年轻气盛的贾赦不服管教,在外胡作非为,触犯皇家死罪,被掳进大牢,差一点被判死罪。彼时贾代善尚在世,拼死舔着自己的老脸,求现在的太上皇饶长子一命,条件就是自己领罪放弃京营节度使的虎符,权利还给太上皇。太上皇感念贾代善的爱子心切,动了恻隐之心,赦免了贾赦的罪过。贾代善从此无职无需上朝。几年之后,贾代善郁郁而终,临终之前又给太上皇连上两道遗本,并着其嫡妻保宁侯嫡长女太皇后手帕交的贾史氏亲奉至宫门,再次检讨自己教子无方的过错。太上皇再次被贾代善的恭顺和忠诚所感动。看了贾代善的请罪遗本,发现他还有一个已经成年的次子,倒也老成踏实。于是先皇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贾代善的爵位依然由长子贾赦降序继承为一等大将军。而皇家赐予的爵产——荣国府。则由次子贾政管理,并奉养史太君。贾政另外安排官职,效命朝堂。这样的圣喻,给贾赦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是也是不能违抗的。他不知道父亲遗本上写了些什么,但是肯定是自己年轻时让父母失望,父母一直耿耿于怀。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他永远不明白,父亲的遗本是为了保住整个家族不受倾覆,更是为了保障贾氏后代的福寿安康,可惜后辈往往不明白祖辈的苦心,依然庸庸碌碌,躺在父辈树荫下乘凉,直至这个大树轰然倒下。现在,贾母这棵大树就轰然倒下了,真应了树倒猢狲散的现实情境。



贾母一如先去的夫君一样,遗本中依然有向今上请罪的态度,这一部分也着北静王带回宫中面呈今上。在请罪遗本中,贾史氏感恩先皇对爵位的分配和对罪臣后代的恩赦。也希望后代能继续感恩生受这份恩情。今上当然不会去更改太上皇的旨意。再次下旨强调太上皇当年的圣意。这样,荣国府的当家大权稳稳落入王夫人手中。而贾赦长房一家依然退回到荣宁两府之间的那道黑漆大门。



贾母遗物的分配出乎贾赦贾政的意外,贾母的遗嘱分配的异常公平,当那些奴仆把贾母早已分配装箱的遗物按照贴好的内签一一分房摆放的时候,贾赦贾政的羞愧和悲伤再次涌上来,两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红楼新续之黛玉归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橡树li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橡树li并收藏红楼新续之黛玉归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