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着,等宝玉再大些,怎么也给他找一个有家世背景的。前几日,锦乡伯家的老夫人还说起她的小孙女韩祺灵,我正准备给政儿说,托媒去提亲呢!不想你们这样的着急,又让元儿下了懿旨,可见这缘分啊!王夫人一直以为贾母总在为黛玉谋宝玉,现在一听,自认错看了贾母,可惜了宝玉这样一个好机会,心里又有些埋怨贾母为什么没早说,又腹诽自己的哥哥妹妹天天催促金玉良缘。宝钗在她心里的分量就降了下来。虽然这样想,面上却没有流露出来。贾母又接着说:看着凤哥儿也病了,不过时间还很充裕,你跟亲家太太就先忙起来,到后面真正忙的时候,凤丫头也就好了,再有,公账里还有多少银子?



王夫人见问这个,心想定是贾母要为宝玉的婚事考虑,于是笑着说:公账上应该有几万两银子,具体数目还要问凤丫头贾母心里一惊,这才过不到半年,公账上却只寥寥几万两银子,这府里的内瓤子真是空了?王夫人看贾母的脸色不对,又赶忙说:我那妹妹说,宝钗嫁给宝玉,是亲上加亲,也知道这几年府里艰难,就先送了十万两银子过来,要我们宽宽松松办婚事,还说以后还要仰仗我们府里的。话未说完,贾母就摇摇头:这个到不需要亲



家奶奶这样补贴,国公府的颜面何在?你是当家人,也不要一味只是看着银子,我这里为宝玉的婚事准备了十万两,你拿去好好使用就是,快不要用他们家的。再说,宝玉婚事要办,倒也不必太铺张浪费,今上正提倡节俭孝道,大操大办反而让宫里的娘娘难堪。这十万两尽够了,也不要去动公账,你让下面办事的仔细着办事,我要查账的。王夫人先喜后惊,喜的是贾母拿出钱来办事,她不至于要倒贴自己的私房钱。本来宝玉的婚事贾母要出钱,这在她意料之中,却不想她能给这么多。惊的是,贾母好像察觉到什么,要监管查账了,是对她的不信任吗?王夫人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敢抬头去看贾母身后房间里的高大的箱笼。不知道里面还有多少宝藏。贾母仿佛看穿了王夫人的心思,又放缓语气说:你放心,家里几个姑娘小子,我都会一一考虑到,有我在一日,我自然会帮衬着,只怕我哪天不在,这府里不知道多少饥荒要打,你也警醒一点,偌大个家交给你,外面的爷们,可不敢奢望他们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内里,你是要带着大家平平稳稳的,不要把祖宗基业毁在你这一辈的手里王夫人唯唯诺诺地答应着,好长时间,不见贾母有动静,才偷偷抬头一看,贾母已经闭住眼打盹。于是,在玉钏儿的搀扶下,慢慢从贾母房中退出来,王夫人这才才感觉背后汗湿了一大片,玉钏儿小心翼翼扶着她,王夫人一边慢慢盘算着怎样处理薛姨妈送过来的十万银票,一边往自己的院子走去。



再说薛宝钗,自从接到娘娘的懿旨,自己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的婚姻终于有着落了,今年已经十九岁的她,因为姨妈和自己的母亲中意宝玉,一直和府里的老祖宗斗法,最后借助宫里娘娘的懿旨,终于坐实了金玉良缘。自己的终身有靠,宝玉也一直是自己心仪的。忧的是,宝玉心里眼里只有一个林妹妹,接懿旨那天,宝玉就当场晕倒,把个喜气洋洋的接旨仪式搞得鸡飞狗跳的。而且,接旨那天,除了自己的姨妈特别开心以外,其他贾家的人,震惊的伤感的低头不语的就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来恭喜自己。令她感到的不是欢喜,而是无地自容。宝玉一晕倒,大家又一门心思在宝玉那里去了,连宣旨太监的红包都没有人给。再说宝玉对自己虽然很好,但是绝对不是对待林妹妹的那种好。每次三人在一起的时候,自己都感到很尴尬,虽然自己的一贯大气端庄压得住两个的天真浪漫,但是,黛玉骨子里的清高和宝玉大家族的公子哥儿的优越感,依然让她感到极大的压力。这么多年来,自己在这府里左右讨好,上下打点,甚至还叫莺儿的妈上赶着去认了焙茗的妈做亲家,好歹才站住了脚跟,可是,即便是在像探春惜春这样的贵族小姐面前,自己依然不能马虎。特别是凤姐李纨这两个贾家的媳妇,也是对自己敬而远之,她们从心底应该没有看上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红楼新续之黛玉归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橡树li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橡树li并收藏红楼新续之黛玉归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