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寿垂下了眉,半天没说话。



她听懂了刘协的言外之意。



虽然刘协对她的皇后之位非常维护,却不等于皇嫡子一定会成为太子。



这让她多少有些失望。



她原本以为,刘协如此大张旗鼓的将三公召至南阳,就是为了立太子。



可是现在看来,刘协虽然疼爱皇嫡子,却不觉得皇嫡子一定能担负起皇帝的重任。



她能理解刘协这么做的考虑。



若非皇嫡子刘辩不能胜任,他这个皇庶子也未必有机会登基。如果预先知道结果,然后再让刘辩去选,刘辩或许会选择直接成为弘农王,安安稳稳的做个富贵闲人。



但她同样有她的担心。



上次难产,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这一次顺利,不代表下次还顺利,什么时候才能生出一个让天子满意的嗣子?



要有所选择,至少要先三四个吧。



那她岂不是还经历几次生死?



“怎么了?”见伏寿脸色不对,刘协问道。



伏寿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平复了一下心情。“陛下,臣妾……有些怕。”



“怕什么?”刘协握着伏寿的手,忽然觉得伏寿的手有些凉,突然明白了伏寿的不安。“怕难产?”



伏寿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臣妾不知道还有没有再生的勇气,本以为……”



刘协沉吟片刻。“这就是你身为皇后必须承受的重任。”



伏寿的脸顿时煞白。



刘协又拍了拍她的脸。“不过你也不用这么担心,难产通常都是第一胎。既然你已经顺利生下了皇嫡子,只要你能按照现在的经验,适当锻炼,将来应该不会有问题。再说了,太医们也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会将危险降到最低。”



伏寿低低应了一声。



刘协没有再劝,只是静静地搂着她。



正如他刚才所说,这是伏寿身为皇后必须承担的责任。



除非她愿意放下皇嫡子继承权的执念。



凡事皆有代价。



——



纠结的不仅是伏寿,还有公卿大臣。



天子召他们来南阳的直接原因就是皇嫡子的诞生,讨论皇权的继承是必然之理。只不过天子富有春秋,还没到非立太子不可的地步,所以讨论的重点不局限是否立皇嫡子为太子,而是拓展了一些。



在推行新政的背景下,原有的皇权继承制度是否需要改革。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分歧很大。



事实上,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汉代尤其如此。以皇嫡子立为太子,然后又继位为君的非常少,绝大多数皇帝都没有安排这个规矩来。



事实没有歧义,但观点却大有不同。



有人认为,这说明这个原则形同虚设,不可能,也没必要坚持。



还有人说,之所以天下纷乱,正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坚持这个原则,引起了太多人的觊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汉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