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所以,调楼船营去荆州,而不是让他去荆州,太尉贾诩是深思熟虑的。



司空周忠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与其说推荐他去荆州,不如说是推荐周瑜去荆州。



总而言之,这场大战都和他没什么关系。



听完杨阜的发言,刘协看向其他人,示意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虑。



孙策、周瑜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军事会议,有点拘谨,又涉及到自己,不太方便说话。



讲武堂互相讨论,暂时也没发表意见的想法。



庞统站了起来,咳嗽了一声,表示骠骑将军张济、长史丁冲与荆州籍将领不和的事,他略有耳闻,可以解释一下。



首先,他们之间的确有矛盾,但没那么严重,应该不至于影响作战。



其次,矛盾的起源并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双方对水战利弊的分歧。



张济、丁冲希望荆州水师能逆流而上,直抵巫县、鱼复,将战线压到益州的门户。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算荆州水师到达鱼复城下,如果不能攻克鱼复,还是无济于事。



三峡水流湍急,顺水而下很容易,逆水而上却很难。一



δhu五lá



旦僵持,后续粮草的运输就会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



而鱼复易守难攻,以荆州水师现在的实力,想攻克鱼复几乎是不可能的,反倒有可能遭到益州水师顺水突击,招致大败。



张济、丁冲没有水战经验,他们把事情想简单了,以为黄祖等人藐视他们,不肯出力,贻误战机。



等庞统说完,陆议问道:“依你之见,荆州水师应该如何作战?”



庞统说道:“以荆州水师目前的实力,主动进攻的机会不大,但牵制益州水师,为北军创造机会,倒是没会问题。太尉府建议调楼船营去荆州,或许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不一定就是指定楼船营能突破益州水师的阻击,进入益州腹地。”



他顿了顿,轻笑一声:“就看骠骑将军是否甘心做疑兵了。”



众人沉默,神态各异。



刘协也听明白了其中原委。



归根到底,是张济、丁冲想立功,但朝中无人愿意帮他们说话。贾诩是准备直接压制张济,杨阜虽然要为西凉人辩护,却没兴趣帮张济争取机会。至于荆州人,就更不可能帮着张济说话了。



庞统那一句看似轻描澹写,其实已经有指责张济只顾个人私心,不顾荆州将士性命的意思在里面。



俗话说得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张济孤立无援,自然成了众失之的。



实事求事讲,就连他本人,都没什么帮张济说话的兴趣。



当初华阴之战时,张济表现是最差的一个。如果不是段煨牵制,他很可能会策应李傕,在他的背后捅上一刀。



让张济继续做骠骑将军,已经是顾全大局了。再让他立功,难道准备升他为大将军?



他也配?



尽管如此,刘协还是尽可能地心平气和的说道:“骠骑将军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纵使不熟悉水战,也不会是浪战之人。”



他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汉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