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既无奈,又不得不承认荀攸说得有些道理。



真要将一群世家聚在一起,如何才能筹集到足够的钱粮养兵必然是个大问题。



世家倾向于自己供养部曲,不愿意将兵权交给太守——除非这个太守不管事,坐啸而已。



张昭会不管事吗?



不管事,如何推行德政,振兴王道?



这好像成了一个悖论。



尽管如此,荀攸的话还是给荀彧提了醒,打消了将一部分汝颍人迁到渤海的想法。



张昭为人刚直,又担负了证明德教的重任。在这个宏大的目标下,他是有可能走极端的。



想到这一点,荀彧心里突然一紧。



天子将这个任务交给张昭,而不是交给他,不会是看中了张昭这一点吧?



荀彧越想越不安,却不敢多说。



——



长安,司徒府。



司空周忠缓缓走进了中庭,来到杨彪的面前,未语先笑。“文先,什么事这么着急?”



杨彪没理他,吩咐了祢衡几句。



祢衡点头,起身告辞。走过周忠面前时,点头致意。周忠还没来得及回应,他就匆匆走了。



“这竖子!”周忠很无语,却也没放在心上,就在祢衡刚才坐的席上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他已经习惯了祢衡的狂傲,懒得和祢衡计较。



反正祢衡的臭脾气也不是针对他一个人的。



杨彪十指交叉,据在腹前,还没说话,先叹了一口气。



“嘉谋,审配、田丰自杀,邺城不战而降,你是不是放心了?”



周忠嘿嘿一笑,却没说话。



他的确放心了,却不仅仅是因为这些。



他放心的是庐江已经度田,虽然也谈不上彻底,却比其他郡要好一些。就算天子接下来要在中原强行推行度田,庐江受到的影响也不大。



至于周氏,那更是支持朝廷的典范,没什么好担心的。



只是这些话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说出口。



“天子有征无战,冀州平定。君荣虽未能立下大功,却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即将转战益州。这样的局面,有什么不放心的?”



“天子要在渤海试行德政。”



“试行德政?”周忠微怔,随即笑道:“难道我们现在行的不是德政?”



杨彪一声叹息。“显然有人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们想在渤海罢度田令,兴教化,纯以德政,以求王道。”



周忠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半晌才道:“这是哪个腐儒?天子这是怎么了,怎么会答应这种荒唐的建议?”



“你也觉得荒唐?”杨彪无奈地摇摇头,将案上一封文书推了过来。“这人你也认识,彭城张昭。”



周忠眉头紧皱,嘴巴嚅了嚅,想骂人。



但他没有骂出口,倒不是顾忌张昭,而是顾忌天子。



以他对天子的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汉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