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远处的长安城、建章宫一览无余。



更远处,是连绵的群山。



难怪那么多人的建议迁都长安。



关中的地形真的非常适合防守,在心理上就有一种莫名的安心,不用担心外敌轻易打到面前。



估计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将渭水之盟看作奇耻大辱,一定要东突厥赶尽杀绝,以雪前耻。



知耻而后勇,李二是被一步步逼成了一代明君。



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如此。不成明君,便是笑话。



由董卓扶上位,不见得比李二动手抢好到哪儿去。他几乎能够想象得到,一旦士大夫们觉得利益受到了损坏,必然会有人跳出来怀疑他的皇位合法性。



但是,老子不是李二。降维打击的武器在手,不怕你們跳,就怕你们不跳。



跳出来才好收拾嘛。



我可没什么心理负担,也不想委曲求全。什么生前身,身后名,主不在乎。



想到得意处,刘协忍不住笑出了声。



“陛下?”身后传来怯怯的声音。



刘协一愣,转头一看,见黄月英站在一旁,身后还跟着几个年轻女子。这些年轻女子都穿着轻便的窄袖胡服,脚上蹬着小皮靴,妩媚中不失干练。



“这便是你筹建讲武堂的队伍?”刘协笑道。



“正是。”黄月英将甄宓从人群中拉了出来。“她就是中山甄宓,年纪虽是最小,能力却是最强,尤其是会计,又快又准。”



刘协打量了甄宓两眼,觉得甄宓的神色有些不对头。顶了一对熊猫眼不说,身体也明显有些僵硬。



“我很吓人吗?你怎么这么紧张。”刘协笑道。



甄宓的确有些紧张,一是心里有事,二是刚才刘协那一声笑。



她隐约能感觉到那一声笑中的杀气。



“臣……臣没见过世面,初次见驾,的确有些紧张。”甄宓的声音有些打颤。



“是么?”刘协无声地笑了。



他一眼就看穿了甄宓的伪装,知道她在说谎。



在此之前,他已经接到了唐夫人的书信。除了汇报书坊、纸坊今年的业绩进展,唐夫人还特意推荐了甄宓。



她说甄宓不仅貌美,而且聪明,更重要的是她出身商贾,与世家大族的牵连不大。加上中山甄氏曾经依附王莽的劣迹,甄氏急需翻身的机会。



对唐夫人来说,这是非常少见的直白,就差直接劝他纳甄宓入宫了。



即使与荀氏有姻亲,唐夫人也清楚他的心思,知道他对伏寿、荀文倩等人不可能彻底放心,政治利益的权衡难以避免。



主动谏甄宓入宫,是唐夫人对他的怜惜,也是先下手为强,将这个功劳揽在手中的举措。



但甄宓来到长安之后,不仅没有想办法入宫,就连和荀文倩都没见面。现在看到他,又是这样的神情,显然有其他的想法,并不想见到他。



这反让刘协对她产生了一些好奇。



见刘协一脸不信,甄宓更紧张了,牙齿咯咯作响。“陛……陛下面前,臣……臣不敢欺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汉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