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背书有何用?”赵温嘴角挑起。“既然你这么熟,那你说说,何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



杨彪的目光中露出几分惊讶。“难不成你悟到了?”



赵温得意地笑笑。“虽不中,亦不远矣。”



杨彪顿时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赵温勾勾手指。“拿来。”



杨彪一脸茫然,眼中却露出一丝笑意。



赵温突然伸手,一把抓住杨彪的袖子,从中掏出一个布包,冷笑一声。



“你瞒得过张季礼,还能瞒得过我?”



杨彪抚掌大笑,笑了两声,又掩口收声。“莫声张,又引得他来,我们又吃不痛快。”



两人相视窃笑,花白的眉眼中带着孩童般的得意。



虽是同僚,他们俩谈得来些,与张喜经常话不投机。



“说说,你有何心得。”杨彪催促道。



“夫子何以称圣?”赵温问道。



杨彪想了想,引了一句不久之前天子刚说过的话。“为天地立心,继往圣之绝学。”



赵温点点头。“诚然,若非夫人有教无类,授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焉有今日之郁郁乎文哉?陛下欲使天下生民皆能读书,正是循先贤故事,更进一步。”



杨彪眉头微皱。“可能吗?”



“文先何不先问当与不当?”赵温反问道:“还是说,文先觉得庶民天生下愚,不可教导。”



杨彪瞪了赵温一眼。“我杨氏历代教授,论弟子,比你赵氏多上百倍。”



赵温不怒反笑。“纵使百倍,又能几万人?大汉户口最盛时,有千万户,六千万口,读过书的人有几成?”



杨彪吁了一口气。“人人都能读书,固然是好,但麻烦也不少。子柔,你是司徒,掌天下民事多年,精于政务,可不能像那些书生一般急功近利,沽名钓誉。太学三万生员就已经让人头疼了,若是人人读书……”



杨彪摇摇头,不敢再往下说。



赵温盯着杨彪,不紧不慢地说道:“文先,子产不毁乡校,你却担心处士议政么?”



杨彪皱起了眉头。



赵温不是迂腐的人,他说这些绝不是为了逞一时辩才,而是有所思。



平心而论,他的理由虽然很现实,却不符合儒门的理念。



换句话说,这是儒门面临的困境,如果不加以解决,儒门独尊的地位必然会被动摇。



届时,天子推行王道的结果不是振兴儒门,而是摧毁儒门。



这是任何一个儒门子弟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要么求变,以适应新的形势。



要么死。



身为老臣,身为儒门子弟,他责无旁贷。



但他却看不到出路。



——



蔡琰站在门外,手里全是汗。



她已经来了三次,却始终没有勇气走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汉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