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还是乡党后生给力啊。



刘协眼皮一挑,再次露出灿烂的笑容。



“朕年少学浅,历事亦浅。诸君各抒已见,朕仍不知就里。敢请教府君,以王道行于河东,可乎?”



荀彧的头皮开始发麻,却不能退缩。“自然可以。”



“若以三年为期,府君能致河东九万户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外无羌胡扰边,内无豪民生乱么?”



“臣不敢言必致,唯愿竭尽所能,不负陛下。”



刘协再次看向裴茂。“尚书令,朕为河东选的太守,你满意吗?”



裴茂含笑拱手。“陛下知人善任,河东百姓承沐天恩,当万众额手,溥土同庆,岂敢不满。”



刘协幽幽说道:“诚如尚书令所言,得河东百姓、万民相庆。朕便是辛苦一些,也是值的。府君,努力,莫负圣人之教,莫负朕与河东百姓、万民厚望。”



荀彧无言以对,只能拱手领命。



刘协朗声道:“朕虽无知,不谙治道,唯愿择善而从。公卿治国,太府治郡,愿君臣同心,各尽所能,由为生民立命起,开万世之太平。如此,则天地之心可立,而往圣绝学可继。生与诸君同乐,死与诸君共血食,岂不快哉。”



众人听了,山呼万岁之际,心情各有不同。



赵温、张喜自然是欢喜的。



天子这么说,显然是之前承诺还权的进一步确认。当着这么多人说,想必不会再反悔。



荀彧却觉得肩头沉甸甸的,治理好河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天子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千难万难,近乎不可能。



天子说得很明确,他要的是河东九万户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杨彪、士孙瑞大感遗憾。



司徒治民已成必然,但太尉掌兵却越来越渺茫了。虽说可以肯定天子不愿意放权,有意为之。但机会就这么错过了,要说一点也不遗憾,那是骗人的。



杨彪拱手出列。“陛下,臣有一言,请陛下斟酌。”



“大鸿胪请讲。”



“河东虽有盐铁,但耕地有限,怕是供养不起太多的军队。臣敢请陛下分布诸将,就食诸郡,既减轻河东的负担,也能守护河东安危。”



刘协诧异地看着杨彪。



这个方案没什么问题,他本来也有这样的计划。



可是杨彪这时候提出来,是纯粹的出乎公心,还是表示对兵权的关切?



刘协试探道:“大鸿胪能否详言?”



“人力有穷,地力有尽。河东耕地亦有定数,一户有田五十亩,得米不过一百五十石,取什一之税,为十五石,不足以供养战士一人。以臣估计,给使河东九万户皆有其田,仅能供养四万余人。去除官吏、工匠,将士不得过两万人,否则就无法丰食足食,安居乐业。”



刘协眉梢轻颤。



老杨,你这是有朕之矛,攻朕之盾啊。



不过没关系,朕也正有此意。



刘协点点头。“大鸫胪所言甚是,朕也有此意。前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汉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