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重德教,以修德来远为最高境界。



上致天子尧舜,下教百姓谨身,是读书人最理想的成就。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上可称名臣,下不失循吏,青史留名。



只是很可惜,能坚持理想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入仕前壮志豪情,进入仕途后就渐渐偏离了初心,只在乎自己的私利,只想着荣华富贵,官至公卿。



至于理想,化作夜深人静时的一声叹息。



当然,大部分人不会认为是自己丧失了初心,只会说人心不古,王道难行。



赵温、张喜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



突然看到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摆在眼前,他们自然动心。



张喜利用师傅之便,向呼厨泉打听起了匈奴人的事。



过了一会儿,士孙瑞等人也来了,加入了聊天群。



没过一会儿,宗正刘艾、廷尉宣播等人陆续到达,气氛更加热烈。



实然被这么多大臣围着,呼厨泉受宠若惊,紧张得一头汗,同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杨彪将士孙瑞拉到一旁,问起了天子练兵的事。



士孙瑞悄悄地将宋都泄露禁中语,惹得天子发怒的事说了一遍,连声叹息。



杨彪点头赞同。



费了那么多心思,总算将阉竖清除掉,又难得天子有意将大权归还外朝,不能节外生枝。



之所以立伏寿为皇后,不就是看中了伏完没有野心么。



后宫干政,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阉竖坐大。遇到明君还好一点,遇到孝桓、孝灵那样的昏君,阉竖手握王爵,口含天宪,天下必乱。



“天子可曾处置宋贵人?”



“蒙皇后求情,罚抄《列女传》《妇诫》各三通。”



杨彪眼神微闪,险些失笑。



抄书这个处罚的确有点孩子气。



“君荣,天子圣明仁厚,倒是你我……”杨彪抚着胡须,叹了一口气。“你若是击破卫、范,何至于此?治国当德刑兼备,叛乱而不诛,只会助长某些人的野心。你看看他们,侵吞户口、耕地,囤积居奇,坐视朝廷缺衣少食,简直是可恶之极。”



士孙瑞沉默不语。



他和杨彪的理念有别。事已至此,争执也没有意义。



“天子欲以三千骑讨平匈奴叛乱,奈何?”



士孙瑞回头看了看,领着杨彪往远处走了几步。“今天一早,徐晃领着一千余人,往东南去了。如果所料不差,应该是去箕关。”



杨彪吃了一惊。



天子派兵出营,居然没和公卿商量。



按理说,他的太尉被免了,士孙瑞不仅没升为太尉,连原本的卫尉都被免了。天子要动用卫尉营的兵力,而且只有千人,的确没必要和他们商量。



可是他总觉得,这是天子有意而为之的结果。



“你的意思是说……”



“天子计议已定,你我是拦不住的。”士孙瑞轻声说道:“徐晃去箕关,可保河内之敌不能长驱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汉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