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会儿,大鸿胪杨彪赶来了,身后跟着呼厨泉。



见赵温三人相对无言,杨彪不解地问了一句。虽然他现在不是太尉,只是九卿之一的大鸿胪,赵温、张喜却还是将他当作知己,将天子这些天的举动一五一十的说了。



只是呼厨泉在侧,他们没有提反对天子出征的事。



杨彪眉头一皱,毫不客气地说道:“天子有所不妥,我等直言进谏便是,何故做小儿女态。君荣还没来?赶紧派人去请。”



邓泉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人去北军大营请士孙瑞。



杨彪转身对呼厨泉说道:“单于,你可听到了?”



呼厨泉神情窘迫,连忙拱手施礼。“听到了,听到了。大汉天恩,永不敢忘。”



“依你之见,三千铁骑,可以平定叛乱吗?”



呼厨泉想了想。“若是各个击破,驱逐出塞,当绰绰有余。出塞追击,斩草除根,可能有些不足。”



杨彪扬扬眉,冲着张喜笑了笑。



“季礼教导有方,单于进退有礼,若是戴上武冠,换上华服,与我汉臣无异。再教导几年,金日磾后继有人。”



张喜的脸色原本就不好,一听这话,更是直接甩了脸。



“还是文先擅于教化,大鸿胪实至名归。”



为了教导呼厨泉这些礼节,他可花了不少心思,险些被气得暴毙。



更让他不爽的是杨彪在后将军杨定营开讲。



身为同僚,大家应该共进退,一声招呼不打,突然变卦,太不够意思了。



赵温见状,连忙打圆场,顺带着批评了杨彪几句。



他对杨彪的做法也不满。



杨彪不以为然,扬扬手。“你们啊,应该到后将军营里走一走,看一看,而不是坐在府中埋怨。我倒是觉得天子所言有理,教化虽难,为之则易。若能化四夷为华夏,纵使需要百年,也是值得的。”



他转身对呼厨泉说道:“单于愿意吗?”



呼厨泉满脸带笑。“求之不得,求之不得。说起来,我匈奴与鲜卑、乌桓大不相同。我们是汉家公主的后裔,汉家外甥。身列朝廷,为汉守藩,是世世代代的期望。”



赵温、张喜互相看看,将信将疑。



“当真如此?”赵温低声问张喜。



张喜摇摇头。“不知道。”他虽教呼厨泉礼仪,却没怎么关心呼厨泉想什么。



杨彪哈哈大笑,趁机批评了赵温、张喜几句。



他原本也是和赵温、张喜一样的看法,可是这两天与呼厨泉多有接触,态度有了一些变化。



匈奴人以汉家外甥自居是客气话,但匈奴人想成为大汉藩国却是事实。



如今的匈奴已经不是以前的匈奴。草原已经被鲜卑人占据了,匈奴人大部分迁入塞内,半耕半牧,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变成了定居,稳定就成了第一需求。



最典型的变化就是由兄弟相继变成了父子相继。



匈奴人的单于之位原本是在兄弟之间传递,但兄弟之间传递容易引起分歧,最后往往付诸武力解决,内讧此起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汉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