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至不想和汉武帝一样,搞得民声沸反,身后骂声一片。



舆论的高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正如此时此刻,他不占领道义的高地,党人就会高举道义的大旗,以民意自居。



既然要斗,那就好好地斗一斗。



不管是文斗还是武斗,一概奉陪到底。



“陛下,司徒、司空来了。”史阿走上将台,提醒道。



刘协转身下了将台,走进大帐。



司徒赵温、司空张喜起身相迎,张喜面前的案上有一份诏书副本,还有蔡琰准备好的会话记录。



“司徒,身体还好吗?”



赵温躬身致谢。“多谢陛下关怀,臣服用了太医的药后,身体好多了。”



“那就好,河东多事,仰仗司徒处甚多。当然,司空也不能闲着。坐,坐。”



赵温、张喜交换了一个眼神,谢恩就坐。



“荀彧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他提了一个建议,要在河东屯田。今天请二位来,就是想听听二位的意见。屯田是大事,用哪些耕地,如何招募人手,是不是需要整治水土,哪一样都要准备好。新年将至,春耕也快了,耽误不得啊。”



“在河东屯田?”赵温又惊又喜。



“民以食为天,朝廷也不例外。”刘协苦笑道:“这些天别说俸禄,就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无法保证,连累公卿大臣忍饥挨饿,朕心甚是惭愧。再不屯田,朕怕朝廷的官职不够换。”



赵温脸色微变,迟疑了片刻,躬身请罪。



“臣失职,愧对陛下。”



张喜的脸色也不太好。



朝廷缺粮,只能用官爵与河东大族做交换,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



名声倒是其次。一旦河东人大批入仕,在朝廷占据了足够的话语权,不仅对现在的朝堂格局会有影响,将来的影响更大。



关东人很可能会被挤出朝堂。



稍作犹豫,张喜躬身施礼。“陛下,臣以为,赏不可滥,且河东为京畿所在,天子食邑,贡赋本是职责,岂能用来要挟朝廷,乞换官爵?但有此心者,便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诛之?”刘协打量着张喜,眼神略带讥讽。



王邑自诣廷尉,几次下诏公卿会审,就是得不出结论,个个明里暗里的找理由,为王邑开脱。



张喜就是其中最坚决的那一个。



现在河东人要献粮换官了,张喜变了态度,说河东人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说到底,动了关东官员的利益,就没什么交情和渊源可讲了。



张喜人老成精,自然看得懂天子的意思,但他却不能退让。



“陛下准备在河东驻留多久?”



刘协疑惑地看着张喜。“司空何出此言?”



“陛下若是小住即走,找一个大些的城池驻跸即可。若是驻留时间较长,就不能太随意,当伐木取材,建造行宫。河东向无基础,动用的人才物力怕是不小,臣当用心筹划,早做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汉道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