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第 365 章



第(1/3)页



通政司把东宫的奏本查阅完毕,直接递送到内阁去了。



元守直才不烦恼那么多,内阁里坐着的可是李东阳等人,文哥儿正儿八经的老师。他们自己教出来的学生以及他们学生教出来的学生(太子),可不就得留给他们自己受用吗?



李东阳几人对此还一无所知,直至拿到通政司送过来的东宫奏本才赫然发现事情有些不妙。



……怎么回事?文哥儿不是不在京师吗?为什么东宫会递上来这样一本奏章?!



李东阳和谢迁看完后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疑虑。



作为一个浙江人,谢迁是最清楚里头的门道的。



本来这块香饽饽已经被人咬进嘴里了,你朝廷突然说要把它收回来,搁谁身上谁能乐意?



尤其是江浙一带的沿海地区,私底下搞海贸的人多不胜数,什么片板不得下海全是一纸空谈。



咱说没有下海就是没有下海,你朝廷派再多人下来查探咱都是没有下海,咱可是凭本事富起来的,和私下搞海贸有什么关系!



谢迁对此虽然心知肚明,却也不会傻到去捅破这件事。



偏偏现在太子直接把奏本递上来了,他们是讨论还是不讨论?



谢迁心思百转千回,最后想到了还在千里之外的文哥儿。



这都是什么事啊



早就知道这小子从小有股子想把天捅破的劲头,没想到才考上进士的第二年就闹腾出这么大的动作来!



丘濬的提议很好搁置,因为他在朝中本来也没什么朋友,哪怕入了内阁也远没有一呼百应的能耐。



朝臣们没少私下议论,认为丘濬入内阁着实不怎么名正言顺,毕竟比起谢迁他们漂亮的履历,丘濬可是六十好几还被安排去国子监教书的。



怎么看都不是会入内阁的升迁轨迹。



何况丘濬自己年轻时不爱攀关系求晋升,自己入了内阁也不太爱被人攀关系,手头自然没什么说得上话的人。



太子可不一样,太子一开口,不少人不管是为了施展抱负还是为了投机东宫,说不准都会踊跃表态兼揽活。



太子现在才七岁又有什么所谓?太子年纪小更好,更容易刷好感度,也更容易哄骗。你看王小状元不就哄得太子一口一句“我小先生说的全是对的”吗?



谢迁犹豫了一会,还是把奏本递给了徐溥。



眼下内阁年纪最大、资历最老的就只剩下徐溥了。



徐溥接过奏本看完,脸上的表情没有多大变化。



他已经老了,精神越来越差,精力也越来越差,加之他本来就是不是锐意进取的性格,是以看到这带着蓬勃朝气的东宫奏议后他只是在心里微微愣神。



等慢慢品出东宫对重开海贸的野心,徐溥才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看到了什么。



接着他就生出一种长江后浪朝他们这些前浪奔涌而来的感觉。



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后来入阁的王恕、丘濬都先后请辞了,只有他还占着首辅之位。



这些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戏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溪笛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溪笛晓并收藏戏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