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盛世,竟要主动去把脚缠小了,叫人走路都走不快呢?”



所谓的“福手”“福足”乃是隋唐时期百姓苦于徭役过重,时常有自残手足让自己身体残疾以躲避徭役的情况。



在重重苛捐杂税的压迫之下,残疾对寻常百姓来说竟也成了一种“福气”,叫他们称呼自己伤残的身体部分为福手福脚!



好几百年过去了,他们世道不该比隋唐时期清明吗?他们粮食不该比隋唐时期多产吗?



为什么现在还会有这种“金莲”呢?换个称呼,难道坏的东西就能变成好的了?



那“福手福足”尚且还可能有躲避徭役的“福气”,“金莲”又能得到什么呢?



谢迁耐心地听文哥儿讲出心中的疑惑,眉头蹙了蹙。



他不贪女色,不去那些个风月之地,也不读甚淫词艳曲,自是不会去探究女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23章 第 123 章



第(2/3)页



脚大脚小,更不会太关心“金莲”是如何缠束出来的。



对上文哥儿满含不解的目光,谢迁想了想,也只能说道:“确实是个无用的习俗。”



这东西本来只流行于官伎舞姬之间,她们跳舞时为求舞姿曼妙,有“凌波微步”之美,便把双足裹得纤细过人,求其灵活轻盈。可寻常女子又不习舞,学着那些官伎舞姬把双足缠细做什么?



文哥儿道:“既然无用,不如改掉!”



谢迁叹着气说道:“约定俗成之事,哪有那么容易改掉?”



移风易俗从来都不是易事,何况谁又会为女子之“金莲”出来振臂高呼,呼吁天下人一改旧俗?说不准会有许多好事者编排你饱读圣贤书,却只盯着那小小的“金莲”。



归根到底,这对许多人而言确实不是什么大事。



正经人谁会去关心妇人之足呢?



关心的便只有那些“风流才子”了,可惜他们大多只会夸好夸妙,并不会觉得女子在受苦受难罢了。



文哥儿听谢迁这么说,略有些失望。不过人能解决眼前的难事已不容易,想解决天下的难事岂止难如登天?



文哥儿问谢迁:“那师母不会再给师妹缠足纨了吗?”



谢迁看了文哥儿一眼,说道:“你撺掇豆哥儿做出那样的事,你师母怎么敢再给你师妹缠足纨?”



文哥儿道:“万一你们只是在骗小孩的,等师兄以后去塾馆读书了,你们又偷偷给师妹缠上了呢?”



谢迁瞅着文哥儿,慢悠悠地道:“就算是骗你们的,你们又能如何?”



文哥儿一时语塞。



他们能如何?



钱福细细地把“缠足史”给文哥儿讲了一遍,可见他于此道颇有研究。



先是当地巨富对她一见倾心,直夸“两瓣金莲小,赛过西施貌”。



现实里头也不少,至少那些个专为男人而设的秦楼楚馆永远少不了纤细的小脚,甚至还有把少年郎也缠足供贵人们取乐的。



他们不能如何。



历朝历代大都讲究“以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戏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溪笛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溪笛晓并收藏戏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