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 103 章



第(1/3)页



杨一清这次只是交接完工作回京暂住, 等待吏部给他安排新差使,看起来并不会长留京城,是以目前只住在朝廷安排给他的临时落脚处。



眼下来翰林院蹭饭, 也是李东阳力邀他过来的,师兄弟俩许久没见,合该坐下来吃吃聊聊。



文哥儿以一己之力夹在别人师兄弟之间,力求在新出现的师叔面前刷刷存在感,总感觉这重师叔侄关系特别新鲜。



李东阳两人也聊了好一会了, 倒没在意文哥儿跑过来横插一杠。



李东阳还给文哥儿讲了讲杨一清这个师叔的光辉履历。



说起来无非又是“七岁能文,过目不忘, 无书不读,八岁入翰林读书,十四岁乡试中举”云云。



文哥儿:“…………”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可恶,这些大明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文哥儿决定转移话题,和杨一清说起杨廷和给他们布置的作业来。



主要是郁闷地表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几天没来, 功课就变得这么难!



教学难道不需要循序渐进的吗?!



学生跟不上怎么办?!



文哥儿觉得杨廷和姓杨, 杨一清也姓杨, 既然都是老杨家的人, 他跟杨一清告状绝对没问题!



杨一清:“……”



杨廷和:“……”



这真不算一家的。



他俩都是有名的神童,也都是十来岁参加乡试一考就中举。可祖籍差得挺远,一个是云南的,一个是四川的, 哪能说是一家人?!



不过文哥儿年纪实在太小了, 大家也没和他掰扯太多。



杨一清对文哥儿所说的功课内容倒是很感兴趣, 细细地问了不少关于图表绘制的事。



文哥儿属于没有话题都能和人聊半天的,有话题那可就更来劲了, 一口气把自己知道都给杨一清介绍了一遍,什么表格曲线柱形图饼状图都讲得头头是道。



不时还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给杨一清示范几笔。



简直图文并茂!



杨一清是个很擅长聆听的人,不时会提出些令文哥儿觉得“这个问题太妙了”的疑问,叫文哥儿说得非常尽兴。



连李东阳这个对图表不甚感兴趣的人,经文哥儿这么一讲都觉得还挺有趣。



只给他看这些图表,不让他看原始数据,还是很不错的。



杨一清这几年都在山西布政司干活,接触的都是地方上的事务,平时也会与当地不少晋商交流。正是因为了解地方事务有多繁琐,他对文哥儿这些直观的图表展示法才格外感兴趣。



等文哥儿去跟钱福他们一起赶作业,杨一清就找杨廷和聊了起来,两人都不算多话的人,有了共同话题之后却是交流得十分愉快。



杨廷和自己埋头钻研了一个多月,眼下终于有人可以和他尽情讨论,自是逮着杨一清探讨起关于图表绘制的心得体会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戏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溪笛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溪笛晓并收藏戏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