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了,短时间内立马反应过来,紧急招募了一万士兵,算是稳定下来。



由此,秦国上下的兵马,扩充到了两万之数。



而很显然,刚刚开拓的西贡,占城,是养不活这两万人的,尤其是京营一日三餐,隔三差五吃肉的情况。



对大明后勤压力,骤然大增。



兵部上下,倒是急得不行。



兵部尚书张同敞则坦言道:“陛下,安南之钱粮,月供十万块,臣听闻其兵马再扩,朝廷可就支用不起了。”新笔趣阁



张同敞来历不浅,他是张居正的曾孙,天启二年,明朝才给张居正平反。



到了崇祯十三年,崇祯皇帝下诏追复张敬修(张居正长子)的官职时,授张同敞为中书舍人。



被荫补为中书舍人后,其文才出众,后来被崇祯派往湖广,慰问那些藩王们,后来去云南调兵。



这边说下,当年张献忠打到了张居正的老家江陵,强迫张居正第五子张允修出来做官,张允修不从,自杀,时年79岁。



等到张同敞回来,崇祯朝廷就没了。



由此,他就蜗居江陵。



绍武朝立,对于那些不屈的前朝官吏颇为看重,他出来为官,一路升迁。



历经十六年,终于在绍武十七年,也就是1664年,成了兵部尚书。



闻听他的言语,皇帝不置可否,他脚步平缓,石砖铺就得地面走着很是安静,间歇生长的杂草显得也颇有几分意境。



“据我所知,秦国是要北伐了吧!”



皇帝随口问道。



张同敞只能回复:“北伐顺化的阮氏,如此一来若是成功,就能收回安南二府。”



他振奋道:“安南共十五府,其中阮氏占据二府,莫氏占据高平、武氏据宣光,郑氏占据十一府。”



“拿下顺化后,虽然不说是半壁江山,但已然算是迈向一大步。”



“安南收复,指日可待,陛下将可成就成祖皇帝的伟业。”



“不急。”朱谊汐笑了笑,摆手道:“秦国的京营只有五千之数,我本想补充一二,但你们都是不允。”



“毕竟京营靡费颇多,一月就得数万,是土兵的数倍。”



“但你刚才也说了,安南的收复指日可待,九十九步都跨过去了,还差这一点?”



“可是陛下,秦国已立,有二府之地,丁口数十万,怕是早就能独立了,如今依旧如饕餮般报销军费,其中猫腻颇多啊……”



张同敞也没什么忌讳,对于秦国直言不讳。



显然,在他的眼中,秦国一立,两方就是两国人,只是秦王是皇帝的子嗣罢了。



“秦国贫瘠,听说最近又在搞什么解放奴婢,赐姓令,得乱上一阵子。”



皇帝轻叹,颇有几分欣慰道:“不过,只要拿下阮氏,其就能自给自足了,到时候朝廷的负担也就不重了。”



“可,陛下,秦国上书,要三千支火枪。”



“给他。”朱谊汐沉声道。



张同敞闻言,眉头一跳,拱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