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哗啦啦,瞬间想起了一片掌声。



然后,就见到一名大汉满脸的忧国忧民,其唱道:



「今日得闻西贼入川,置我子弟于火海,某作为大明将军,其可置之不理?」



「将军,没有朝廷的指令,咱们可不能擅自出兵——」



「荒唐,如今朝廷自顾不暇,千万百姓水深火热,哪里顾得了那么多?」



那名扮演皇帝的大汉,身材魁梧,五官端正,穿着戏服,别提多形象了。



引得台下的观众纷纷鼓掌。



而朱承运则无聊地坐着,对此感到无趣。



这种民间的唱戏,听说是朝廷组织的,每逢赶集,就会前来唱上几本,可谓是风雨无阻,任劳任怨。



而百姓们却也欢喜,平日里除了造人,看戏算是最廉价的了,更何况还是官方提供的免费戏。



唱到兴起的时候,台下的百姓就会丢起铜钱,亦或者肉,兔子一类的,让戏班的人打牙祭,



在这种情况下,唱戏的人越发来劲了。



因为他们是领着朝廷的钱粮,这些钱属于额外的收入,自然欢喜不已。



而朱承运则百无聊赖。



这种戏他已经看了数遍,都能够背下来了。



无它,因为他就是安排唱戏的人。



作为宗室子弟,皇帝放开了禁止,允许他们自由经商、从政,可谓是松了绑。



在这种情况下,朱承运由于读了几年的书,所以在朝廷中找了一份好工作,也算是吃了皇粮了。



写戏本。



若不是读书的人,根本就写不了。



戏是他写的,也是他安排的,可谓是来回反复咀嚼,已经嚼了稀巴烂了,根本就没有滋味可言。



绍武皇帝打了四五年仗,可写的事情虽然多,但架不住天底下的戏班子也多啊!



在礼部,像他这样的戏班子,竟有数十个,有的绕着顺天府走,有的在各省走动,将这样的戏本传唱出去。



当然,京畿是重点,具有教化作用,所以属于经常性走动,几乎天天都有人跑。



「听说陛下曾经去过承德,在那里会见过蒙古诸王,也可以写进戏本——」



挨过了一日,直到日渐西斜,整个集市才散去,他们这群人才打道回府。



县里倒是距离不远,二十里路,赶着牛车、驴车,半个时辰就能到了。



衙门里卸了货,朱承运疲累了一天,刚准备休息,就被惊扰了:



「哥,你的好运来了,能做官的运道。」



一个黑脸莽汉,五大三粗地闯进来,把破旧的木门摔得啪啪响,惹得朱承运一阵心惊胆颤。



「你小心点,这门修起来可麻烦。」朱承运摇摇头,不屑一顾道:「我连秀才都没中,怎么可能做官?」



「嘿,我这不是来告诉你了嘛!」



黑脸大汉也不含糊,一屁股坐在木椅上,拿起桌上的山楂就往嘴里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