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宴后,整个皇宫忽然就起了波澜。



无它,因为距离绍武七年的第一批封王的皇子,已经过去了八年。



分别为皇三子朱存渠为东宫太子,



皇长子朱存槺为秦王。



次子朱存桦为齐王;



皇四子朱存桓为辽王;



皇五子朱存楔为越王。



皇六子朱存棠为卫王。



其中哪怕最年少的卫王,也已经十三岁,即将订婚的年纪。



而皇七子,则早在绍武十三年了,就确定过继给福王为嗣,但他已经十二岁了,还不曾确定。



所以无论是封王,还是过继,都需要确定下来。



皇帝自然感受到了压力,立马赐予的各七岁以上,启蒙皇子的大名,并且进行册封。



当然,由于之前齐王,辽王都是绝嗣之爵,朝廷这一回倒是有了腹稿,呈禀上来也无压力。



毕竟有寓意的王号,总比那些如吉王,福王好些,人家日后是要就藩的。



皇七子赐名朱存枚,继嗣福王,



皇八子赐名朱存柏,封赵王。



皇九子赐名朱存枫,封湘王。



皇十子,赐名朱存榆,封梁王。



皇十一子,赐名朱存榕,封岐王。



皇十二子,赐名朱存桐,封闽王。



皇十三子,赐名朱存槿,封蓟王。



皇十三子,赐名朱存楠,封杞王。



如此共八王被册封,合计之前的六王,共十四王,近一半的儿子。



换句话来说,剩下的十四个儿子,基本上都未满七岁,不适合封王。



光是想这些王号,就让内阁、礼部的人脑壳疼(主要是作者)。



至于名字,倒是非常好起,直接取木字旁的,天底下有多少的树种,就有多少人名字。



至于是不是和宗室里的人重名,朱谊汐则不管那么多了。



而公主们虽然多,起名字更是简单,重男轻女阿!



这样一来,内帑和户部第一时间表达了关切。



虽然说,藩王府的规格,缩减到了百亩,但一应的装潢,却不能失去了体面,因为这代表着皇家的威严。



由此,为了这八王,户部粗略一算,最起码要支出两百万,才能安置妥当。



内帑,也要出一半,也就是一百万块。



同时,对于内务府来说,最头疼的莫过于给予皇子家产了。



因为相当于分家了,皇子们总不可能就守一个王府过日子吧?



商铺,田庄,奴仆,一应俱全,够内廷忙活了。www.



由于封了八王,在正旦过年的时候,后宫热闹非凡,嫔妃们喜笑颜开,对于儿子们有了出路,开心不已。



受此影响,就连皇帝都享福了,谋得了几次多人运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