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寒冻煞了民间百姓,刚转暖不久,春耕就继续开始。



通州则不一样。



作为北京城东边的门户,这里水流交汇,商贾云集,尤其是铁轨马车的经过,让这里愈发的热闹起来。



当然了,决定一切的要素,莫过于经济。



这里是大明太仓所在,天南海北的粮食都要在通州集结、囤积,然后再慢慢运输到北京城,供给军队和百官。



也正是因为如此,形成了一条以太仓为中心的产业链。



买粮,售粮,租车,客栈等等,丰富异常。



而京营的四大营,也在此驻扎一营,数万人的驻扎吃食,让整个通州的经济愈发的繁荣起来。



赵二孬则挑着一担萝卜,晃悠悠地来到军营附近的集镇,找了一处地界,随便拿着一块木桩,就直接坐下。



此时天只是微微发亮,但耳边已经传来了军号声,这是起床号。



他明白,生意快上门了。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数百名伙夫,就急忙出了营寨,开始采购菜肴。



在军营附近多年,对于军中的一些状况,他已经了然于胸。新笔趣阁



例如,京营的伙食,除了大米外,其余的酒肉蔬菜,盐、醋等,都要自行采购。



而其中,每一队,则拥有自己的队部,三五人的伙夫,负责一队百人的伙食,可谓是辛苦异常。



正是因为自主制,军中规定了伙食标准:



每队百人,每月伙食为一百块钱。



平均按一队一百一十人算,人均每月四毫,即八百文。



每天就是二十五文左右,极为富余了。



毕竟伙食的大头粮食,则是由军队不限量提供。



每个队标准差不多,但伙食不一样。



同样,伙夫们也拥有着自己熟门熟路的菜贩,入了市场之后,反而不急不缓的寻找起来。



赵二孬很快就看到了熟络人。



一个胖子。



“包菜十颗,青菜十斤,萝卜三十斤……”



“另外我还给你带了十斤肉。”



胖子抬头,翻起白眼:“年都快过去了,你别告诉我是杀年猪?”



“野猪肉。”赵二孬憨憨笑道:“村里刚打的野猪,我买了一些,就不想着改善伙食。”



“野猪肉是另添的,肉也不肥,太硬了,每斤算你十文吧!”



说着,不由分说地掏出钱包,数出三块银圆,然后又加了一块银毫:“还缺100文,明天补上。”



“好嘞!”赵二孬爽快的应下,然后赶着驴车,带着伙夫晃悠悠地走向军营,入了伙房中。



卸下菜果后,其才满意地点头:“不错,个个圆滚滚,没几个烂的。”



“那是,我赵二孬是军属,岂能蒙骗咱们京营兄弟?”



“对了,忘了问你了,你儿子在京营哪个大营?”



听这话,赵二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