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他明白这是纯粹的恐吓而已,根本就不算什么。



皇帝十几年来一直以仁义示人,根本就不可能行这种太祖之事。



朱静最后补充道:“当然,这是小道消息,不足为凭。”



“文人真是歹毒啊!”尤世禄顺着话头说道。



一旁的尤成栋则愤恨不平。



朱静继续安抚道:“国公爷年岁大了,退下来也好,正好小国公继位,义国公府的威名不坠。”



几人听着仔细。



因为他们都明白,表面上看这是朱静自己的话语,实质上却是代表皇帝而来,借其口安抚义国公府。



毕竟说实在的,尤世威作为榆林镇出身,天然就对军中的榆林诸将具有影响力。



湖广幕府时期,皇帝手底下两大派系,一个继承孙传庭的陕军,另一个这是在投降的榆林兵。



对尤世威的安抚,必然是要到位的。



实质上,帝后在床榻上时,也曾商议过要把一位公主嫁给义国公府,算是保持与勋贵联姻的传统。



不过,此时却不合适。



杀鸡儆猴,这样做影响效果,所以朱静就跑了一趟,算作是安抚了。



不过,对于《前明史馆》来说,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编书的效率,甚至还感觉一丝快意。



朝廷的起居录,宫廷资料,任由他们查阅,可谓是极为周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史书他们已经编到了洪武末年了。



不过,关于四大案,他们倒是不纠结,因为这是盖棺定论的事,没有人敢违背祖意。



只是关乎成祖皇帝夺位,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



因为成祖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统,不仅是暗自抹毁了“懿文太子”朱标,将其塑造成为了柔弱形象。



而且,对于其深受太祖喜爱等事,也是编撰为多。



而与民间的议论相反,对于朱棣的嫡子之位,根本就没什么争议。



因为民间流传两种论调,一种是马皇后只有朱标一个儿子,其余的四个嫡子,只是挂名在其下;另一种则是五子都不是嫡子,全部都是收下名下的。



当然更离谱的,还有一种说是朱棣是朝鲜生女,属于元顺帝遗种。



这点是史学家坚决驳斥的谬论。



无它,因为朱棣在出生之前,朱元璋还没有拿下北京,也没有称帝,根本就掳掠不到妃子。



而对于朱棣是马皇后嫡子的事实,大家也有公论,这是真的。



因为这件事最佳的证明,就是看他的敌人怎么应对。



比如建文帝,在燕王起兵造反的时候,就从来没有说他是庶子,而是直接称为王叔。



宁王之所以借兵给他,就是因为朱棣在当洪武末年,已经是事实上的嫡长子,在宗室之中的威望,与其根本就比不了。



还有一点例子,就是汉末刘备,人家确实是宗室出身,如果他是假的,在他称王的那一刻,曹操和孙权是不会放过他的。



但当时论调上,却从来没有攻击其身份的言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