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的时候,所有的文臣武将都在言语,皇帝实在是对武将们太好了。



为何?



因为在太祖年间,废除了几千年来的子爵、男爵,让伯爵、侯爵、公爵成了超品,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武将没有爵位在身。



而绍武皇帝则恢复了男、子二爵,中高层的武将基本上都有爵位在身,可谓是心满意足。



但实质上,前明时期虽然没有子爵、男爵,但却有大量世袭将职,如百户,千户,指挥使等,这可是世代传袭的官职,土地,财富。



如尤世威,他家就是世袭的边将出身。



在大明最典型的,莫过于戚家军的戚继光了,即使他只有十六岁,到仍旧能承袭官爵。



补充一点,明初流行陪葬制度,但家属们却毫无悲伤,这是因为陪葬的家人会获得一个世袭的武官,牺牲一人换取整个家族几百年的富贵谁不高兴?



从某种程度来说,朱元璋对于高阶功臣武将冷酷无情,但对于中下层的武官们又好的过分。



无外乎他们不会危及统治。



也正是因为厚待中下层的武官,所以他才能秋风扫落叶一般发动大案,清除功高的勋贵。



所以,在明初,武官数量就达到两万八千人,至崇祯年间,就超过十万。



扯远了。



相较于太祖皇帝,朱谊汐表面上恢复子,男二爵,使得更多的武将成为了勋贵阶级,但不要忘了,绍武新朝的爵位是减等世袭的。



如男爵,其子承男爵后,其孙则是千户,曾孙则是百户,玄孙就是平民了,顶多维持百年富贵。



就算是公爵,则得絳至伯爵后,才会世袭,侯絳至子,伯爵絳至男爵。



伯爵以上,才算是真正的与国同休,世袭罔替。



普通的将士们自然没有那么高的眼界看得清楚。



不过,百户、千户作为过渡性的爵位,某种利益上来说都不算爵位,依旧引得某些人的觊觎。



要知道,获得男爵,最起码也要指挥五百以上的兵马,才能获得,而那些底层的队正,什长们,即使厮杀数倍与己的敌军,但无法企望爵位。



所以如果百户,千户坐实了爵位,许多人也想过一个爵爷的瘾。



想到此处,朱谊汐忽然想起一个名词:「不世爵」。



简单来说,就是单纯的过一代人的瘾,无法传给下一代。



这时候,咱们的皇帝又不自觉的想起了大清朝,摸着满清过河,这几乎成了他的习惯。



没办法,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集大成者,满清的统治能力不可小觑。



如,在公侯伯子男之下,其设置了轻车都尉(正三品)、骑都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



其中。云骑尉再袭一次,就降为恩骑尉,恩骑尉不再降爵,而是世袭罔替。



除恩骑尉外,所有爵位的晋爵都是以云骑尉为基础的。https://



获得两个云骑尉,就晋爵为骑都尉;



骑都尉再加封1个云骑尉,就为「骑都尉兼一云骑尉」;骑都尉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