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谈起了云南事,谈起了钱谦益之死,但被问及自己困境后,他反而豁达道:「困窘虽有,但不如老杜之苦,唯有思乡之情,最是难抑。」



言罢,问及了两人事。



冒襄则潇洒道:「你是知道我的,天生不爱做官,整日里谈笑风生,酒宴玩乐,快活了一辈子了,也不亏。」



说着,他指了指方以智道:「这位方密之,从北京逃到了南京,然后又逃到了福建,颠簸了许久,终于再次入了官场,平步青云,已经是松江知府了。」



方以智笑了笑:「官场步步惊心,反倒是不如你快活。」



「对了,松江如此繁华,看来方兄立下大功了。」侯方域称赞道:「刚下船,我几以为到了泉州,亦或者南京码头呢!」



「松江府,有了一座海关。」



方以智笑着摇摇头,说道:「因为这座海关,松江府的棉布,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北方各省,以及朝鲜、日本。」



「海关?」侯方域一愣,这是个新词,但也是个旧词。



对于他来说,待在云南十余年,海关只闻其名,不见其实,心中完全没有概念。



「海关,出海之关的意思。」方以智沉声道:「大明有八大海关,广州、福州、宁波、杭州、松江、天津,南京,月港。」



「朝廷设有海关衙门,专司收税,南来北往的货物能够从海关出口,也能从海外进入。」



「例如粮食,广东、安南的粮食,就能从南自北而上,出现在松江府的市面上,价格低廉,备受百姓喜爱。」



这时候,侯方域才感觉些许不同,脑海里浮现门洞大开四字,一时间精神恍惚了些。



「你这样说,他可没有直观,说点赋税。」冒襄催促道。



见他模样,方以智则轻笑一声,道:「在绍武十年,也就是去年,松江府一年赋税三百万块



银圆。」



「春秋两税一百来万,商税则是两百万,与前朝相比,翻了一倍,甚至还高出苏州府一头。」



「而在这其中,盐税、关税都被朝廷收走了……」



侯方域为之咋舌。



前明时,苏州府赋税两百八十万石,松江府一百二十万石,如今竟然超过了苏州,真是令人惊诧莫名。



海关的威力恐怖如斯。



夜醉而归。



白日,在冒襄的陪伴下,侯方域在上海县闲逛起来。



让他印象深刻的,并非操持着南腔北调的商人,而是那临街的机杼声,几乎在整个县城上空飘扬。



家家织机,行人熟视无睹。



「这是中兴机,是以前产量的数倍,盛行的很。」冒襄轻笑道:「此前担心棉布不够,如今咱们都要操心着怎么将棉布卖出去。」



侯方域沉默不言。



随后几日,他才向北进发,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人宴请他,足足磨蹭了大半个月,才抵达南京。



待他来到栖霞山葆真庵时,询问起了李香君,卞玉京的消息,得到了否定的回复:



「当年两位女施主经常去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