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陛下,经过工部数年来的调理,在凤阳府修沟渠数百条,长近三千里,灌溉土地数万顷,泽国被沃土,此乃依托陛下之福,祖宗恩德……」



「好了,你也别自夸自擂了。」



朱谊汐被说笑了。



真是张口都离不开政绩。



「我知道你们工部这些年的银子没有白花,今日你仓促回京,听说是带回了治水妙方,说说看,朕重重有赏。」



朱谊汐沉声道。



孙江嘿嘿一笑,这才开始说起了两个方法。



借白涂河道入海。



借江道入海。



前者费力气大,时间多,劳民伤财。



后者因势利导,时间钱财都不多,正适合。



皇帝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作为后世人,他当然明白,在两百多年后,黄河将会改道,重新在山东入海。



到时候淮河自然就能重新借用老河道了。



省钱办大事。



「此事是你想到的?」



朱谊汐随口问道。



「老臣不敢居功,实乃一郎中,名唤于成龙者,想出了如此的良策。」



孙江忙不迭道。



「哦?于成龙。」朱谊汐点点头,他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就按照第二条良策来,工部的钱财应当是不缺的,你亲自去主持此事。」



说着,朱谊汐心怀激动,直接走下了书桌,拍了拍其肩膀,令后者大为激动。



钱财,精力算什么,只要得皇帝看中,平步青云岂不是小事?



待其走后,朱谊汐这才回过味来,于成龙,好熟悉的名字。



「把于成龙的贴黄拿过来——」



「是!」刘阿福忙应下。



所谓的贴黄,就是官员的人身档案,升官的凭证,吏部稽勋司的贴黄科专门负责文官贴黄,



在唐宋时期时,贴黄一开始写的是文武百官的举主身份,从而选官就任,后来则是通过贴黄解决官员荫叙问题。



「山西人,久试不第——」



「的确是他了。」



朱谊汐叹了口气。



无论在什么时代,清官总是值得让人敬佩的。



而在中国古代,包括包拯、海瑞、于成龙,让他们成名的不只是清廉,而往往伴随着断案***冤情。



细细的思量,他们这些清官的背后,站着是多少的贪官啊?



也正是因为出淤泥而不染,所以才会得到举世敬佩吧!



「不想了,如果此策真的是于成龙所想,那么可行性将会极高,希望真的能解决掉淮河水患吧!」



朱谊汐一屁股坐下,思虑开始放飞。



而此时的贝加尔湖畔,奉京城所在。



来往的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