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武七年,四月二十九,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六十七人赐进士出身,



第三甲二百三十人赐同进士出身。」



宣制毕,传胪官开始唱名,大殿上文武官员和诸进士屏息倾听。



传胪官唱道:「第一甲第一名,王诩——」



此言一出,跪在陛下的贡士们一片激荡。



许多人频频回首,面露惊诧和不解。



考官们更是悚然,怀疑自己送错卷子了。



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岂止是他们,就连王诩本人,都浑身毛孔开张,一股热气直扑或脑勺,脸蛋立马从白皙变成了涨红。



从倒数第一,变成第一,这是多么得让人激荡。



三年一科,一科三百人。



大明朝两京二十二省,三年出一个状元,皇帝钦点,金榜头名,传胪夸街,备极尊荣。



接下来的名次,他都没能听到。



从皇城长安左门到东四牌楼,双脚不能着地似的,到处都有人簇拥哄抬,触目皆笑脸、耳边尽谀词,晕晕乎乎,无法澹定。



一路上的喜闹自不必提,三年一届的状元郎是京城士民们最津津乐道的。



虽然后世都说,状元无用,言语没几个入阁为首辅的,但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



据调查,明朝九十个状元,官至大学士入内阁或非大学士入阁的,前后有胡广、马愉、彭时等17人,占到状元总数的19.1%。



近一半状元为***,或六部尚书、侍郎。



可以说,状元前途之远大,让人羡慕。Μ.5八160.net



翌日,内廷开始刊印殿试廷策文卷,然后就刊发天下。



一瞬间,殿试情况被人所共知,舆论哗然。



谁都没有想到,进入殿试后,竟然还有附加题。



消息从北京,如风一般的蔓延至天下。



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有一座书院,天下闻名。



其唤作白鹿洞书院。



唐时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了一头白鹿,所以叫白鹿洞,后来朱熹在此为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其后,成为宋末至清初几百年「讲学式」书院的楷模,成为当时我国一个文化中心,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



在明朝,朱元章重视社学,鼓励官学,轻视属于私学性质的书院。



嘉靖、万历时期,官场腐败,思想大发展,尤其是王阳明提倡书院,走到哪里就开学讲课。



可惜,朝廷对于异端思想格外的警惕,结党营私分外压制,屡次禁学,在张居正时期,「诏毁天下书院」。



当然,天启年间的力度更强,九千岁魏忠贤直接下诏毁天下东林书院。



「今科廷策出来?」



「是广东人?奇怪了——」



「竟然不是我们江西吉水?可恶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