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后世记载,真切的小冰河期,是在1650年至1700年之间,而在之前则是气候反常期,旱灾与雪灾轮番上阵。



就跟生孩子一样,最折磨人的不是出来的时候,而是在怀上之后的九个月里。



往往去年是雪灾冻人,今年就是赤地千里。



明朝276年的寿命当中,一共发生了1101次天灾,但是这一千多场天灾当中,近三分之一,都是在后五十年出现的。



万历年间开始,常年不下雪的南京地区,就已经开始大雪连绵。



到了天启、崇祯年间,流量极大的长江,竟然开始封冻,广东岭南也有了雪花,冻死了不少人。



其实若是纯粹的小冰河期也就罢了,气温低了,毕竟还能生火取暖,百姓们还能煎熬。



但架不住气候紊乱,极端天气频发,即使在21世纪,对于旱灾也无计可施。



总不可能在十七世纪南水北调吧?



心中思量着历史记载,以及记忆中的那些零碎消息,朱谊汐面对众臣的讨论,倒是面色越发凝重,不得不给他们提醒道:



“诸卿若是心细,怕是发觉,自万历年间开始,气候开始反常,要么大旱千里,要么就是雪厚数尺,老天爷反复无常——”



“即使是数百年不下雪的岭南,竟然也见到雪花……”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止言,开始思量起来。



在以前,受困于眼界和见识,就算是他们这些顶尖的读书人,也不免对于气象问题束手无策。



虽然董仲舒把《公羊传》中的灾异说和吸收了墨子的天罚理念,继承发展成了天人感应,但说实话,但凡读书明事理的,基本没几个人信。



不然的话,天底下怎么会有预备赈灾的常平仓?



天天规劝皇帝,实行仁政不就没天灾了?



而文武百官们之所以挂在嘴边,则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名正言顺能够约束皇帝的手段,比祖制还管用。



再不济,宰相们也得背锅,空出几个位置出来。



毕竟没人弄清楚真假,万一是真的呢?五⑧16○.net



众人仔细一想,呵,这难道真的是天意?大明活该要亡?



不对,这是愚昧之词,不可信。



那按照皇帝的意思,就是老天爷不正常了?



见到众人目光聚集,朱谊汐面色略显凝重:“朕饱读诗书,遍观史书,觉察到在宋之前的五代十国时,天下也是如此的紊乱,灾害频发,不可不察。”



“正所谓旧之不去,新之不来。”



朱谋则拱手而立,拍着马屁道:



“不来十国乱世,怎会有赵宋之立?”



“陛下于灰尽中重建大明,告慰宗庙,这是天意如此。”



“天意在明,天意在陛下——”



众臣们也不管那么多,拍就完事了。



皇帝或许不记得谁给他拍马屁,但绝对会记得谁没拍。



这哪到哪啊!



朱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