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矿,刘廷杰忙不迭地跑过来。



在打下绥远后,刘廷杰就担任绥远总兵,留守此地,虽然一直巴望着能当上统制的位置,但他知晓已经不可能了。



凭借着地利,以及战场上的收获,让刘廷杰私囊颇丰,压制了对于官位的渴望。



他倒是看得开,尤世威当了他几十年的上级了,再当几年也无妨。



“你倒是鼻子灵验。”



张国维笑了笑,饮了杯茶,脸上写满了欢喜。



“这没办法,这可是铜矿啊!”刘廷杰急切中透露着欢喜:“这可关乎咱们的帽子。”



虽然朝廷允许民间经营矿产,但铜矿绝对不在其列,中国贫瘠的矿场资源多靠云南和日本支撑。



银圆和铜圆的诞生,虽然缓解了钱荒问题,但民间最大流通量,依旧是铜钱。



即使一枚铜圆抵五枚铜钱,但也要有铜不是?



发行货币基础为铜矿,所以几百年来,朝廷认为云南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提供红铜和原木。



如果没有云南,明朝将会陷入无制式新钱的尴尬局面。



而一旦绥远发现铜矿,其意义不同反响,绥远的重要性极速提高。



别的不提,张国维要求不多,只要和云南差不多就行,自己赶紧升官离开这里。



长久的待在绥远,他感觉每一口呼吸都青草味和牛粪味。



“看来又得招兵了。”刘廷杰随口问道:“矿在哪里找到的?”



“阴山北边,以及山岭旮旯。”



张国维摸了摸修长的胡须,笑道:“这是咱们的福分,招兵,必须招兵来守着,莫要让人偷了去。”



偌大的绥远省,只有四座城,一府一城,余者皆是草原。



某种意义来说,大明朝廷掌控范围只有四座府城,其余的地方是蒙古贵族自治,以百户、副千户、千户的形式组织起来罢了。Μ.5八160.net



由于产出不多,只有两万人驻守,另一半的蒙古人,同粮同饷,也是吃着皇粮的官兵,是朝廷的天然拥戴者。



有奶就是娘,在牧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这也没办法,草原太贫瘠了,养不活太多人。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对于灾害更是推波助澜,即使是山西那样的地界,对于牧民来说也是顶好地界。



这几年来的统计,绥远省囊括了河套地区,幅员辽阔,比甘肃还要大,但汉蒙加在一起,也不过二十五万帐,六十万人。



所以铜矿的产出对绥远来说是件大好事,足以再招募几千人,稳固根基了。



很快,绥远有矿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内阁欢腾,又多了一个财源。



铸造铜钱不赚钱,但铸铜圆却能赚大发。



户部每年因铜圆获利过百万。



如张国维所想的那样,即使是个储量不太大的铜矿,朝廷依旧是上心了。



毕竟有一就有二,值得投入。



工部立马派遣数百名工匠千里迢迢运送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