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朝廷收复辽东,这时机好的很呢!”



“不对呀,乡试不是秋闱吗?怎么在六月?”



有人提出了质疑,茶馆内也是好奇不已。



“公报上说,省试改在秋日,所以乡试就安排在了六月初,提前了两个月,以预备让这些举人们能参加省试呢!”



说书人笑着解释起来。



省试的发展,由于其直接授予官位,秀才,举人都可以报名,含金量大增,也受到了举人们的热捧。



而举人们又如此热捧乡试,除了一年一度很方便外,更大的原因则在于进士们的竞争。



以往是大半的知县,都授予举人、监生,而如今进士们纷纷下县历练,把他们的官位给竞争下去了。



竞争不过进士,举人们只能参加省考,跟秀才们一起卷了。



而许多举人又放不下乡试,总想搏一搏,也丢不下省考,就想两全其美,于是就建言省试、乡试调换个时间。



炎炎夏日,就成了乡试的时间,恰巧与后世的高考时间相差不离。



所有人这才解开了疑惑。



“江南解元,名讳为夏完淳,字存古,今年不过二十有一,乃是松江府华庭县人士,自幼就有神童之名,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



“其父为夏允彝,也是江南名士,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历任知县,南京吏部主事……”



一时间,茶馆中满是惊叹声,对于夏完淳二十一岁拿下江南解元震惊莫名。



众所周知,江南文风昌盛,其秀才堪比他省举人,以至于诞生了科举移民的情况。



拿到江南解元,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位年轻人,将会成为后年会试、殿试的热门人选。



而那时候,他也不过二十三岁,前途不可限量。



“松江府如今渐渐赶上来了。”



漆器好友摇摇头,不觉喜色,反而有些忧虑。



“无妨,我苏州怕过谁?”



宋广倒是淡定,大明开国以来,仅仅是苏州,就拿下了九名状元,出尽了风头。



当然如果按历史发展,到了清朝则出了二十六名状元,更为夸张。



一路上谈论着,人们兴致大起,口舌不断,唾沫齐飞,口干舌燥,茶水业务大起。



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掌柜在笑成了菊花,一壶茶可得收获不少钱。Μ.5八160.net



而说书人则继续,从解元,亚元,一直说到第三、四、五名的经魁,第六名的为亚魁,津津有味。



顺天府的乡试讲解,也让大家兴致大增。



而其余各省乡试,则直接被忽略了。



最后,说书人继续念道:“福建布政司衙门即今夏开始,允许百姓以番薯粉代缴粮税,每十斤抵一斤……”



对于番薯,许多人并不清楚,更何况还只是福建的,自然无人在意。



御书房内,皇后孙雪娘走到里门外面,只见朱谊汐还在处理奏章。



垫着黄色桌布的案上放着很多奏疏,但是都整整齐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