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这僵持的时刻,忽然那书生从怀中摸出来一叠纸来,“啪”一下直拍到桌子上,喊道:



“这粮票可收不?”



“这书不过十块钱,某给你十一张粮票,让你赚一笔。”



这下,整个书肆安静下来。



人们伸着头,看着桌上那精美的纸条,一个个好奇不已。



伙计不敢贸然应下,只能禀告了掌柜。



掌柜拿起粮票仔细看了看,彷佛是下定了决心,道:“成,您是老主顾了,就应下吧!”



书生大喜过望,将书揣进怀里舍不得拿出。



“嘿,掌柜的,一些纸就能买书?你这是湖弄我啊?他是老主顾,我就不是了?”



拿钱袋的那位瞬间就恼了,怒火攻心,愤怒不已。



凑热闹的也不想见这不平事,也纷纷嚷嚷起来,场面眼看着不可收拾。



“客官息怒!”掌柜的倒是不敢得罪人,只能把粮票高高举起,说道:



“这是粮票,朝廷发出了东西,一张就能去粮仓领一石粮食。”



说着,掌柜的惭愧道:“本来京城石粮一块,如今倒是我占了便宜,这粮票,确实能抵钱。”



这下,场面才被控制。



卢卓见此,越发地感觉不可思议:“这京城倒是奇了怪,一些纸竟然能当钱花,这世道,果真不同了。”藲夿尛裞網



“绍武朝,自然与崇祯朝不同,习惯便好。”



于成龙只能点头,露出无奈的表情。



出了书肆,去文庙上香游览了一番,几人这才回去。



谁知,在半路上,几个黑发碧眼,鹰钩鼻,模样怪异,高及六尺的坏怪人身着长袍,有说有笑地迎面走来。



“这,这,这……”卢卓直打着哆嗦,这等怪人,又是哪里来的?



于成龙紧紧抓住二人的手,见行人面色无异,这才硬撑着腿软:



“绍武朝嘛,新朝新气象,习惯了便好——”



言罢,三人紧兜着书,落荒而逃。



除了这群预备役知县,北京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子监重启了。



来自于各省的岁贡生(地方推举的秀才)也陆续抵达北京,这让落幕已久的国子监,再次焕发出光彩。



此时国子监生规模达到了近三千之数,其中岁贡两千三百余人,而恩贡、荫贡生约七百人,这是自正德以来难得的盛况。



所谓的荫贡,即蒙父祖辈官荫,得一子入国子监就读。



按照明制,京官三品以上,能荫一子入国子监,而皇帝则为了显示恩宠,勋贵、藩王,都能荫一子入学。



而恩贡,则是忠诚牺牲之士,荫其一子入学,所谓恩贡。



由此,造就了七百人的盛况。



这场规模庞大的开学仪式,皇帝本想参与,但最后还是取消了。



天气太冷了,懒得出门。



而对于皇帝来说,最乐意的,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