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省试,对于举人秀才们来说可谓是三伏天吃上一口绿豆冰沙,浑身上下舒坦极了。



于成龙回到庙中,等待着消息。



正所谓穷秀才、富举人,由于参考省试的多是秀才,甚至许多是童生,会试那种考后吃喝玩乐的举措近乎没有。



卢卓、金文二人在等待的时间中,倒是经常来游耍,交流着明年考乡试的筹备。



没错,明年是乡试年。



对于秀才们来说,省试除了知县,其余的官根本就不作他想。



在士林中,举人和秀才的地位天差地别。



“卢兄,金兄,今时毕竟不同于国朝初年,举人也不过授教谕、教授等学官,县六房、通判等,也不亚于其官啊!”



于成龙比较务实,他想要当官,但哪怕是六房书吏,也总好过普通的举人。



“再说,国朝文事,一向是北弱南强,山西又乱了太久,怕是很难应付直隶、陕西……”



山西民贫地瘠,文风甚至不及陕西,人人好为经商,与徽商一般无二。



想当初,山西是“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中后期,则民风是“奢靡其习染也……商贾之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Μ.5八160.net



“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想到这,三人沉默了。



中举不如赚大钱,这在大明也只有山西才有的奇观,而且那些商贾们培养读书人,更多是为了避税免税。



“举人不如省试,但咱们又很难中会试,这省试也不知能来几遭,今朝放弃,以后悔改则晚了。”



于成龙目光诚恳,劝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卢卓沉默一会儿,抬眼道:“如果是通判等佐贰官,我还是先应下吧!”



八月十五这天,中秋节之日,府衙前的公示墙人山人海,极其热闹。



许多人争相向前,就想着获得省试的结果。



与院试、乡试,乃至于殿试不同,那些只是获得当官资格,真正的名爵之位,还得靠吏部来安排。



而如今,省试直接授官,这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可谓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回。



所以中秋节这天,不仅巡抚、学政不安生,就连京城也派遣吏部员外郎,亲自来监督公平。



“来活了——”



黄纸刚出来,就有许多人在前排等着,瞄准了前头的位置,就是一通快跑。



“快,去崇善寺,可不能让人抢了先。”



瘦小个子钻出人群,飞一般而出,脱口就往崇善寺而去。



“走——”



一伙人忙不迭而去,几乎用上了跑字。



很快,三五人就来到了崇善寺,火急火燎地问了和尚,来到一处院子,敲起锣,打起了鼓,整个崇善寺一片喧闹。



“捷报,太原府榆次县,卢讳卓秀才,为省试黄榜第七名,拜见临县县尊——”



卢卓骤闻喧闹,眉头紧蹙,还不待他咒骂,耳旁就传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