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兄,你在总督衙门做事,怎么回来了?”



一行人来到个酒楼,刚坐下,就耳旁传来各种声响,直灌耳中。



讲评书的位居一楼中央,一张方桌,一折纸扇,一块方木,后面再立了个屏风,可谓是极为敞亮,



其人长须长衫,面目方正,挺直了腰板彷佛一旗杆,声音洪亮,直透入二楼,上下皆静:



“各位看官,今日所说的是,朱总医巧识伪大纛,一只虎命丧潼关——”



啪——



方木一拍,喝彩声不绝于耳。



“却说孙总督大军去往汝州,不曾想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



“汤兄,汤兄?”一旁好友陈昌,忍不住多叫了两声,后者才回过神来。



“这当今战记已经听了七八回,我都快倒背如流了,没什么好听的。”



“哦!”



汤斌失笑,拱手道歉几声,才述说前几日的事,感激道:“有了孙总督资助的一百块钱,我索性就辞了主事一职,专心回家备考。”



“我倒是忘了你学习过紧,又在衙门奔走,怕是没这闲工夫。”



陈昌也表达了歉意,道:“你学问比我们好,进士想必十之八九,那主事不过是刀笔吏,都不入流品,辞了也好。”



言罢,陈昌等也不由感叹:“江苏何其难也,若是如河南、陕西等地,咱们早就中了举人了。”



说完,一杯酒匆忙下肚。



对此,汤斌不置可否。



河南、山西、陕西等北省,如今人口流失严重,十难存一,但秀才、举人录取名额不变,难度大减,对于读书人来说也是一桩好处。



虽然他是河南人,但流离失所入扬州多年,秀才、举人都是在扬州考取,这些好处倒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会试上他倒是能赚一些便宜,祖籍河南可是在北卷中,压力少太多。



汤斌想了想,张口准备劝一劝,不过想着江苏省的举业之艰难,他只能沉默。



其秀才中举人,怕是比进士还难。



“省考几月?”



“八月,应天府南京城。”



陈昌继续道:“安徽、江苏、应天三地都在南京进行省考,贡院在那。”



“不过,录取人数按各省缺额补进,据说江苏各县缺额百余……”



“考取的内容除了四书五经外,还有《九章算术》《崇祯历书》。增加了算学和历法,咱们得抓紧买了。”



“你怎么知道那么多?”



“大明公报详细述说了,只是与邸报速度不一,差一两天,海运昨天就到了。”



几人畅聊起来,唯独一旁的赵安,则沉默寡言。



汤斌一见,其到底是心肠不坏,只是往往心直口快,得罪不少人。



“平之,你怎么了?”



这一问,众人纷纷看向了沉默的赵安,投出关切目光。



“哎,没事。”赵安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