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之所以没有采取晒盐法,熬煎为主流,一则是沿海地区天气变幻莫测,每天来领盐的盐商不计其数,容不得半点拖延。



另外,官僚们的萧规曹随,制造盐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朝廷也根本没有余力支出。



最后,自然是灶户们的不满,晒盐法和盐田的存在,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此一来只会煮盐的灶户们的岂不是衣食难安?



及至中午,忽然盐课大使带着一群人来到,这让灶户们不得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ωww.五⑧①б0.net



只见这个肥头大耳的盐课大使,对着一个男人,满脸的阿谀奉承之色,虽说不至于卑躬屈膝,但也不远矣。



而一旁另一个男人,则远被忽略,仿佛无名小卒一般,尴尬的跟在后面。



而能够让其如此的,也唯有两淮都盐运使魏康,魏盐运,从三品衔。



尴尬之人,自然是通州知府,一个五品官。



“吕四场是本府最大的盐场,所辖灶户六百三十,盐丁一千九百余,灶三百座,月产淮盐万石……”



盐课大使认真地汇报道。



“加上老弱女眷,怕是有三千之数。”



一旁的通州知府嘀咕道:“几乎赶上一镇了。”



“人也太多了。”



魏康轻叹道:“陛下仁德,废黜贱户之制,但对于这些盐户来说,虽没了贱户之名,却依旧是贱户之实。”



说着,他对于通州知府和盐课大使道:“我此时前来,就是传陛下之令,对于盐户进行革变。”



“啊?”知府、大使二人满脸惊诧。



“作为盐政革新的一部分,大部分盐户将被改为民户,开垦通州府的荒地。”



“可是,通州府多半是盐滩地,寸草难生,种不出粮食的,还不如把这些人聚起来熬盐。”



盐课大使迫不及待道:“如果流失了这些盐户,淮盐怕是难以为继阿!”



“放心,朝廷自有打算。”



魏康朗声道:“盐署将采用盐田法制盐,其产量是熬煎的数倍,乃至于十倍,耗费的人力却少近半。”



“虽然一时耗费颇多,但也是必然的,如今淮盐产盐太少,迫不得已!”



而这时,一旁的通州知府则开始补刀:“据我所知,洪武年间,吕四盐场就有盐户四百余户,几百年的滋生,岂能只多了两百户?”



“那是因为盐户逃窜——”盐课大使狡辩道。



“哼!”通州知府则完全不相信:“据我所知,这两年来盐场招纳了数十户难民,但是盐产量却还是老样子,其中的必有猫腻……”



“你——”



“好了!”



魏康懒得听两人争论,他直接道:“每户抽一丁编入盐丁中,专司管理盐田,就按照兵丁来,按月给钱粮,其余的盐户就发放为民,给朝廷补充户籍丁口吧!”



“运司明鉴!”



通州知府大喜道。



于是,这群半辈子忙碌却身无分文的灶户们,突然就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