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初十,襄阳正式举行大典,正式向天下宣告豫王的册封。



与此同时,麾下的诸将,都有赏赐。



朱猛、李继祖、李经武、尤世威、白旺、王光恩,辛文成,刘廷杰、惠登相、闫国超、秦翼明等人,皆封为总兵。



其副将,一律为参军。



而像是川将,如曾英这等提前效忠,并且统兵五千,驻守大散关,列为总兵。



而杨展、曹勋、王祥几人,统兵三千,只能名列副总兵。



替朱谊汐管理亲兵营的陈东,也是副总兵。



如果加上早就是总兵的陈永福、赵光远二人,他麾下的总兵,总数突破十四人。



这样就很好的统计兵马。



辛文成在仙人关、曾英在大散关,都是五千人。



赵光远、秦翼明在四川,也是各拥兵五千。



其余的十位总兵,人均八千兵马,也就是八万之数。



再加上亲兵营五千,火器营一万,以及三位川将的近万兵马。



诸将的等级,就是按照八千、五千、三千,麾下兵马数目来区别的。



豫王麾下,光是战兵,就突破了十万,如果加上数万地方守军,喊一句拥兵二十万,也绝不过分。



册封大典结束,豫王大发赏赐,兵卒将校,一律领赏三倍月饷。



这下,近四十万银元,从府库中掏出。



一时间,群情激昂,感恩戴德,对于豫王殿下的爱戴,可谓是掏心挖肺了。



“近半个月铸造的银币,殿下竟然全部掏出了。”



赵舒皱眉,对于这种穷逼黩武的花钱方式,心中颇有些膈应。



“军政司,以军为先,掌司还得习惯才行。”



阎崇信望着被诸将包围,喧闹不堪的豫王,不由得说道:“依靠着这般赏赐,还有行军打仗,军政司怕是吃不消吧!”



“谁说不是!”



赵舒叹了口气,低声道:“十万战兵,外加守兵,饷钱加日常吃食,月耗二十余万两。”



“幸亏民间对于银币接受的快,省了些许,不然就得吃存银了。”



从官禄再到兵饷,商人们接受银币的效率很快,乐于这种省心省力的银币,关键还能纳税,自无不可。



商人一旦接受,民间自然就流通起来。



襄阳府上下,充斥着银币,银毫,铸币的利润,已



Μ.5八160.net然突破了十万块。



“转运司接到反馈,商人们乐于银币,同时也在抱怨,银毫值当二钱,也太大了些,找不开。”



阎崇信低声笑说道,话语中意思很明显了。



赵舒也不是笨蛋,他立马就理解了其中的意思:“铸造铜钱?”



“南京那里,怕是不好交代。”



铜钱流通性太大,这就决定了他的利润,超乎想象。



但,铜钱乃是朝廷象征,政治上的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