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盐产二十万石,年产就是两百万石。



明朝官税,每斤约莫税二十文,那每石至少二千文,即二两白银。



换句话来说,光是井盐,理论上朝廷能收四百万两!!!



朱谊汐惊了:“凭借井盐,竟然达到了朝廷一年的商税总和。”



明朝的盐税,只有宋朝的七成,但零售价,却是宋朝的五六倍。



不用说了,其中的差价,几乎都被盐商、勋贵、官僚们吃干抹净。



但而朝廷坐拥川盐,陕盐(青盐),晋盐(解池),淮盐,海盐,一年至多只能收上两百万两。



由此可见,盐税流失的可怕。



面对陕商,朱谊汐直接吩咐:“盐价每斤不得高于五十文,每斤纳税三十文。”



也就是说,盐商的差价只有二十文,还得交钱给盐户购买的真正利润,不过十来文。



看起来少,但这是无本而又垄断的买卖,坐着收钱,纯赚。



陕商行首贺宗成闻言,不由得吧唧嘴,故作苦恼道:“殿下,利润太单薄了。”



“利润单薄?”



朱谊汐笑了,直道:“别以为我不了解你们的心思,赚的少,就是亏本,躺赢的买卖,你们没资格讲价。”



自古以来,盐业就属于重利,发家致富只是等闲,朱谊汐才懒得与啰嗦。



“另外,湖广本属淮盐,如今蜀盐也可东输,争那一分利来。”



“殿下!!!”



贺宗成脸色大变,惊喜不已:“如此,我等自然遵从。”



湖广一直属于两淮盐商的势力范围,而盐商,又是附庸于江南官绅,也就是东林党。



所以,一般情况下,川怎么也打不过淮盐,但谁让如今湖广是汉阳王的地盘呢?



“殿下!”贺宗成忙拍胸脯道:“年产两百万石只是粗略估算,在下有信心,多凿盐井,年产五百万石。”



“嗯!”朱谊汐对这番话,倒是比较相信的。Μ.5八160.net



因为自贡井盐,在历史上鼎鼎大名,曾经在太平天国时,施行川盐济楚,年产达到夸张的一千四百万石。



后来抗日时期,整个大后方,全靠川盐撑起来的。



四川,川兵与川盐,真正意义的国家大后方啊!



不过,陕商囊括井盐,进击湖广,也相当于跟徽商,淮盐作对,逼迫其再次向他靠拢。



“粮行,盐行!”



朱谊汐饮着茶,轻声思虑着,看到贺宗成小心奉承的模样,不由道:“茶行,也要设立了。”



“这?”贺宗成犹豫了。



如果说,盐行属于扩充势力,但茶叶,可是直接挖他们的根基。



茶马古道,可是他们陕商,一步步踩出来的。



可,望着汉阳王那自信的笑容,他哪里敢多嘴?



人家手握十万兵马,脚踏数省,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人物,陕商完全不对等。



“殿下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