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客们纷纷大笑,不住的得调侃着。



下了船,张慎言望着人来人往的襄阳城,感慨万千:“闯贼离去不过数月,竟然就如此的繁华起来。”



刚准备入城,就见城门外,围堵一群人。



他心生好奇,忙看去,只见偌大的城墙上,张贴了一张纸,硕大的三个字,在阳光下直晃眼:



求贤令



张慎言仔细一看,立马就看到了重点:不拘功名,不论籍贯。



心中顿时掀起波澜。



没有功名,凭什么为官?



他正想上前理论,但忽然止住,人家招募的军政司,转运司这等私下军职幕僚。



况且,他凭什么能反对?闲散的前吏部尚书?



不过,求贤令,这三个字,让他颇有些回味。



历朝历代都有求贤令,如秦孝公,汉太祖,曹操等,皆以人君身份求贤,而汉阳王,岂能如此?



求贤令的颁布,让整个襄阳都轰动起来。



整个湖广,人心奔涌。



谁不知道,军政司乃是整个湖广官吏的太上皇?汉阳王的亲信幕僚。



一旦加入,不亚于鸡犬升天。



赵舒也因此,忙得一塌糊涂。



军政司数十人,按照道理来说,是勉强足够的。



但,朱谊汐却不这样想,他想让军政司,成为官吏的培养摇篮,逐步淘汰地方的官僚。



不拘于功名,这就与进士出身的官僚们区分,从而进行竞争。



不过,缺口更大的是转运司。



阎崇信跑来军政司,言语中颇有些抱怨:“掌司,他们都去了军政司,我的转运司缺口的厉害,您可得想个办法。”



“谁不晓得,你们转运司是个收税的衙门,人心所向,能有什么办法?”



赵舒笑了笑,无奈摊手。



“这可不行!”



阎崇信忙道:“如今田赋没收,都靠咱们商税撑着,人要是少了,商税也就少了。”



说着,阎崇信不无利诱道:“上个月,商税有十余万两,今月,只要人手够了,能翻一倍。”



“二十万?”



赵舒惊了,他忙起身。



他是真没有想到,商税竟然有那么高,这样一来,一年岂不是两三百万两了?



要知道,大明一年才五百万两啊!



“多是盐税。”



阎崇信如实道:“流入湖广的淮盐,一月近十万石,还有些丝绸,瓷器。”



“也就是说,都是流出的?”



赵舒更惊了,他冷哼道:“咱们打闯贼,西贼收获的钱财,都流入了江南。”



“没办法!”



阎崇信叹道:“自古以来,江南都是这般,尤其是淮盐,更是离开不得。”Μ.5八160.ne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