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



月上中天,夜深人静,这座多灾多难的城市,迎来了久违的祥和。



由于新归大明,对于整座城池的管理,万分的紧要,亥时(二十一点)一到,城内商铺酒肆就得关门,也就是俗称的夜禁。



襄王府偏殿,此时却一如既往的灯火通明,军政司十数个文吏,兢兢业业地处理政务。



“阿哦——”阎崇信伸了下懒腰,刚打哈欠,就被一旁的老吏提醒。



“小声些,若是打扰到掌司,可就大不妙。”



“多谢钱兄提醒。”阎崇信点头谢道,心中确实无语,你提醒的声音,比我可大多了。



但是无奈,人家是老前辈,早在西安就跟着赵掌司,自己不过是汉中时加入的,并没有发言权。



“守诚,你将宜城县的黄册已经到了,你去交与掌司。”



户厅之掌厅,随口吩咐道。



“是!”阎崇信无奈应下,扭头一看墙角,一大摞的崭新黄册,正堆积着。



军政司衙门,户、吏、工、刑、礼、察,共六厅,由于人手不足,但各掌厅往往身兼两厅,繁忙异常。



所以,作为吏厅唯一的下属,他往往被使唤。



“咚咚咚——”



敲了敲门。



“进来吧!”



赵舒头也不抬地说道:“有何事?”



“禀掌司,宜城县的黄册,已经登记造册了。”



阎崇信望着低头埋首,威严似凝固一般的赵舒,小心翼翼的说道。



“宜城?”



赵舒诧异,随口问道:“这是襄阳府的第几县?”



“第六县,还缺均州,枣阳县。”ωww.五⑧①б0.net



阎崇信低头细声道。



“我明白了!”赵舒点点头,问道:“宜城县多少户口?多少耕地?”



“如今仅剩两千三百户,耕地有二十六万亩,荒地近二十万。”



“荒芜了七成。”



赵舒叹了口气。



“你们要抓紧时间,尽快将襄阳府的黄册登记完毕。”



“遵命!”阎崇信忙应下。



待其走后,赵舒松了口气:“果然,用那些和尚、道士,再配合军队,登造黄册就是方便,不过半个月,襄阳府就快好了。”



黄册,又称作赋役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



但以朱谊汐的意思,一切从简,不再区分军户,民户,匠户,只须记录户口,田地即可。



这样就轻便了不少。Μ.5八160.net



即使如此,统筹建造黄册,还是得读书人才行,人数着实不够。



如此,朱谊汐另辟蹊径,强行征用道士、和尚等出家人,让他们为官府服务,甚至想要形成定制。



凭什么出家人不服徭役?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