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谊汐性格很倔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前世玩象棋,即使剃光头,也要走下去,绝不认输,万一对面耗不起,撑不下去了吗?



回了一趟匠营,朱谊汐除了视察流水线外,主要再做了三件事。



首先,加餐,要求午餐必须加上鱼汤,或者肉汤,收买人心。



其次,大练钢铁,增加钢铁产量,为建造火炮提供条件。



最后,进行最为重要的标准化。



何为标准?



例如,长枪的枪头,必须一样尖锐、粗细,弩箭长宽也要一模一样,说白了,建造制式武器。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因人而异,好的好,坏的坏。



帮助工匠标准化的,就是量尺。



尺寸相同,自然就标准了。



虽然只是初步改造,但已经足以让匠营焕然一新。



安排好后,朱谊汐迫不及地去往了泾阳县。



泾阳隶属于西安府,在西安城北边,相隔不过百里,可以说相当接近了。



纵马而奔,第二日就到了。



其实,王徴的住所,并不难打听,实在是他太过于有名。



向导感慨道:“王佥事是天启年的进士,五十二岁中了进士哩,在泾阳很是有名,之前匪乱,他团结乡兵抵御乱匪,而且,还募集钱财,数年间,修建了一座景堂阁。”



“十里八乡许多的乡民,都信了这个景教,乡绅们很是不满,都指责他数典忘祖,但其身份较高,都奈何不得。”



“进士?景教!”



朱谊汐皱起眉头,随即又一喜。



这不就是信仰基督教的精英吗?



“王佥事如今年岁多大了?”



“七十五了吧!”



向导也有些记不清,直接道:“反正是一把年纪了,威望很大。”



进了镇中,就见一条溪流,水流较为湍急,约莫一丈多宽,数十里长,望不到边。



而新奇的是,借助于水流,其上竟然放置了一台舂米机,或者说是锥机,其上下抡起,不断地捶打着,百姓们不时地放下小麦,碾碎再收起。



可以说,这样的一台机器,日夜不停地足以省却大量的功夫。



“这——”朱谊汐惊了。



利用水力来劳作,整个陕西,怕只有这里吧!



除此之外,河流两旁,竟然有数十个水车,源源不断的输送水流,即使是再远的坡地,也得到了很好的灌溉,小麦涨势喜人。



入了镇中,他又看到了水钟。



巨大的西式钟表模样,但却刻画中中式的时辰,显得极为和谐。



乡民们也能粗略的看懂,明白时辰。



“果然,此人没错了。”



朱谊汐大喜,忙不迭而去。



找上了门后,恭敬地问道:“请问,王公在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逆流启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逆流启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