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瘟疫。



在汉末,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伤寒症”,或者“寒热症”,这与正处在小冰河期,被小冰期的古怪气候肆虐的大汉息息相关。



按照《资治通鉴》、《后汉书》上的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根据《晋书》和《三国志》记载,伤寒症在建安九年到二十四年时,长江以北的中原大地上就有两千万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曹植在《说疫气》中也写到“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就连世代医学传承的张仲景,他的家族原有两百多人,在十年内被伤寒夺取了近一半的生命,这才让他辞官隐居,潜心研究古籍,寻找治疗伤寒的药方。



人言三国时战乱频繁,死于战乱者不计其数,可当真拿“战乱死去的数量”与伤寒肆虐下“死去的百姓”相比,简直不足十一!



记载中,这些巨大的死亡数字均是出现在建安年间。



但古籍中,还有一句话,尤以东汉灵帝时五次疾病流行规模最大。



这五次分别是指建宁四年(171年)、熹平二年(173年)、光和二年(179年)、光和五年(182年)、中平二年(185年)。



单单这五次大疫,死亡的人数就不亚于建安年间的两千万之多。



而这五次大疫中,又是光和二年,也就是今年的规模最大,死的人最多,不过七月蔓延整个汉帝国,死亡人数超过五百万!



而一切瘟疫蔓延的源头,便是在“南阳”与“涿郡”,在这个时局下,瘟疫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内治不了,外…根本防不住扩散!



可以说…



整个朝廷对“瘟疫”完全没有办法。



没有一个官员愿意…或者敢去“南阳”或者“涿郡”赴任,更没有敢接受抗击瘟疫之事。



这些地方在他们看来,九死一生!



甚至南阳所在的豫州,涿郡所在的幽州,也鲜有人敢去赴任,因为谁都知道,瘟疫是防范不住的,早晚会蔓延到那边。



在袁逢看来…



这玉林观主柳羽进入朝堂,既然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那索性,就推波助澜…给他个高位让他去南阳或者涿郡督导抗击瘟疫之事。



他是百姓心中的光啊!



他好意思拒绝么?



上任之下,就算他有命,能在这“九死一生”之地活下来。



可…在无数百姓的翘首期待中,一旦他没能压住瘟疫,没能阻止住瘟疫的蔓延,到时候…站得越高,摔得越惨的就是他柳羽了!



那时候,他还有有何脸面去进入朝堂?



去面对支持他、信任他的百姓?



呵呵…



这是阳谋!



与袁隗再三商量过细节之后,袁逢的心情好了许多,昂首走出祠堂,不忘叫下人安排马车,俨然要出府。



祠堂之外,袁基、袁绍、袁术三人都等在这边。



“爹,你这是?”袁基连忙问道。



“为父去向陛下辞官。”袁逢笑着回道。



比起方才祠堂内的如丧考妣,如今的他…俨然心情大好,似乎…在袁逢看来,他与那个什么玉林观主的“极限一换一”稳赚不赔。



只是…



辞官?



哪怕是袁绍、袁基、袁术心头有所准备,可这两个字脱口,依旧是让他们眉头凝起。



“爹,我去喊娘…让她去向陛下求情。”



袁术搬出自己那位公主的娘…



在他看来,皇室公主多少说话是有些分量的。



只不过,他低估了天子,也高估了他娘…桓帝时期的公主,在当今刘宏这一朝,并没有什么分量。



袁绍语气凝重。“父亲大人,必须要走这一步么?”



“呵呵…”



看到孩子们那充满关切的目光,袁逢的心头倒是多出了几许慰藉,他招呼三个儿子。“你们都过来。”



“父亲…”



“爹…”



“爹…”



随着袁绍、袁术、袁基的走近,袁逢的眼眸渐渐的凝起,语气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吾儿,当初你们祖父临终前,特地把我与你们叔父喊到身边,嘱咐了我们一番话,今日…爹就把这番话再转告给你们。”



袁绍、袁术、袁基抬起头,除了袁术之外,其它二人的表情也变得郑重了起来。



袁基的话还在继续:“老袁家在你们祖父那一代,是三世三公,到爹和你们叔父这一代是四世三公,可到你们呢?如果还是只以三公为终点,那充其量咱们袁家跟弘农杨家一样是五世三公,说到底,那不还是个‘公’么!”



“不还是个会因为‘天狗食日’,就被罢免官衔的‘公’么?你们祖父通透啊,他早就看出,三公之位,终究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老袁家这日子到你们这一代是时候改变了!”



轰…



袁逢的话犹如五雷轰鸣一般砸在了三个儿子的头上。



这下,就连原本漫不经心的袁术,也抬起了头,一副一本正经的模样,他发现,这个话题,他很感兴趣。



而袁绍与袁基似乎也预感到父亲接下来的话…



一定,一定是“震耳欲聋”。



“汉有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袁逢继续开口。“这条武帝时的谶纬之言,部分已经实现了,‘东西两汉’便是‘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便是光武中兴。”



“至于这‘六七之厄’是汉朝将持续四百二十年,‘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则是五个数字相加,汉代将在二十九任皇帝之后走向灭亡!”



“现在的汉将近四百年,现在的汉帝是第二十七任,机会已经出现了…且近在眼前,咱们老袁家是‘舜帝’的后代,是‘土德’。覆灭大汉‘火德’的势必得是咱们‘舜帝’子孙的土德,‘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必是咱们袁家!”



果然…



袁逢的话声音不大,却振聋发聩。



袁绍与袁基瞪大了眼睛,袁术则是眯着眼,经过一道清奇的脑回路,他在嘀咕着…这‘当涂高’不就是我袁术袁公路嘛?



父亲的话没毛病,代替汉的是老袁家,老袁家出的皇帝就是他袁术自己呀!



——皇帝原来就是我自己!



顷刻间,袁术心头一阵荡漾,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他突然感觉,这袁府的门楣容不下他了,天高海阔,皇宫内的德阳殿才是他更广阔的天地。



这边厢,袁术还在想入非非。



但袁绍的一句话直接将袁术的思绪从九霄云外收回。



“既如此…那父亲辞官?我…我袁家…还有机会么?”



“呵呵…本初啊!”袁逢很欣慰的看向袁绍。“你也长大了,父亲也老了,离那六七之厄的命术还有三十多年,袁家的大业早晚要交到你们手上,能否把握住靠的是你们,不是为父!”



“何况,你们叔父不还在朝堂,不还是士人的领袖,不还是当朝太傅么?而为父此番辞官不假,但就是辞官也要将那最大的威胁,那道人柳羽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牛奶糖糖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奶糖糖塘并收藏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