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万岁殿内,天子刘宏坐在龙案后,满目萧索。



蹇硕跪坐在左侧席位上,低着头,像是刚刚禀报了什么,正在等陛下的回复。



当值的小黄门奉上一盏茶,刘宏茶也不碰,只冷冷的吟道“出去。”



小黄门泱泱退了下去,待得千秋万岁殿的大门再度阖上,刘宏方才再度张口。“身着红袍者可破此局,红袍,红袍…怎么穿红袍的偏偏是他们三个?”



刘宏口中的“他们三个”自然指的是“桥玄”、“蔡邕”、“荀彧”…



巧了不是?



这些…



不都是近来,羽儿私下里有过见面的人物么?



刘宏乐了,羽儿又是放“飞灯”,又是“鸡蛋飞”,还说什么请出“道门始祖”,其目的原来是众目睽睽之下引出桥玄、蔡邕、荀彧三人。



那么问题来了?



桥玄今年快六十了吧?



蔡邕也四十多岁了?



至于荀彧,天子刘宏更不陌生,他才弱冠之年,手无缚鸡。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这“老、中、青”的组合都是“文人”,除了桥玄年轻时期去过边陲外,蔡邕与荀彧怕是都未必知晓羌人、胡人的马长什么样?怕是都杀过人?



他们联合起来,能是南匈奴王子冒顿的对手么?



刘宏的心头生出了无限置疑,别说是练一晚上,练什么所谓的‘道门三才阵’,就是给他们一个月也未必是南匈奴王子的对手。



诚然,他能理解羽儿的心思,若是此举桥玄、蔡邕、荀彧当真战胜了南匈奴的王子,那这么多百姓的见证下,如此大功之下,别说是进入朝廷,就是官复原,职桥玄再做回他的太尉都不过分。



可…这有可能么?



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



凉州三明之一皇甫规的侄儿“皇甫嵩”都无法匹敌的角色。



三个文人、儒士能拿下么?



得亏是柳羽选的人,珠玉在前…让刘宏还要深入去细想下,若是换作别人,保不齐刘宏直接要以为,这什么“麒麟才子”就是来负责搞笑的。



说到底,羽儿这次挑选的人,他彻底看不懂了。



“陛下让臣打探的那儒生,也打探出来了。”蹇硕看天子刘宏表情不对,赶忙转移话题。



刘宏没有说话,轻轻抬眼。



蹇硕会意,当即禀报道:“此人名唤荀攸,字公达,出身颍川荀氏,乃是太学生,他年纪比荀彧要大一些,辈分却更小,需唤荀彧一声‘叔父’。”



唔…



又是颍川荀氏?



刘宏眼眸微眯,“‘一水清江是异乡’,朕方才还在想,若是朕去猜,多久能猜到羽儿这字谜的谜底,或许是半个时辰,或许是一个时辰,可绝对不会是‘当下’,这荀公达才思敏捷,这点上,他比朕强!”



讲到这儿,刘宏继续道:“蹇校尉去安排一下,朕要用此人,纳入内朝。”



“喏!”蹇硕连忙答应,可他眼珠子一转,当即又问出一句。“陛下…那明日擂台时的荀彧荀文若呢,陛下也曾说过,他也有大才…同为颍川才俊,为何陛下只重用荀公达一人?”



“哈哈…”这话脱口,刘宏笑了,他张口道。“蹇硕啊,你也说了,荀彧是羽儿看重的人,朕怎么能与儿子抢人呢?还有桥玄、蔡邕,这些也将是羽儿的人,只不过…”



刘宏顿了一下,他缓缓起身,向左迈了一步。



“既是羽儿的人,那他们的名望、官衔就得靠羽儿替他们争取了,朕喜闻乐见,哈哈。”讲到这儿,刘宏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当然,这一抹笑意中,多少还有些担忧。



“明日的擂台朕就不去了,有结果第一时间给朕报来。”



“喏!”



聊完有关“羽儿”的话题,刘宏话锋一转,问出一条别的。



“朕听闻西园校尉军中有一人请战,可有此事?”



“的确有一人请上擂台。”蹇硕如实禀报。“此人乃是辽东燕山人士,擅使剑术,名唤王越。”



刘宏眯着眼,“蹇校尉可知,此人武艺如何?”



这…



蹇硕一下子哑口了,他拱手道:“臣并未与之交手过,不过,能入选西园校尉军,武技多半是能过得去的。”



“能过得去?”刘宏长袖一甩。“既敢毛遂自荐,那想必有些能耐,明日你挑选三十西园校尉来这千秋万岁殿与王越对垒,朕要亲眼看看这王越有多少能耐?”



“喏!喏!”



蹇硕连忙答应,他更知道,陛下之所以这么重视这“王越”,还是信不过桥玄、蔡邕、荀彧三人。



这是——未雨绸缪!











暗夜如磐,玉林观的一处老子殿内灯火通明,蔡邕、桥玄、荀彧在其中练剑。



出乎荀彧意料的是…



柳羽的思路,也就是那所谓的“道家三才阵”其实就一条——进攻,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断。



或者说是——只攻不守!



为此,柳羽会特地安排他们的站位,出剑的顺序,确保一人出剑后,第二人的剑无缝衔接上去,然后是第三人,周而复始。



这样的攻法完全摒弃了防守…可以理解为,南匈奴王子若是打算进攻,那势必在重创三人的同时,自己也会中剑,且会中好多剑!



两害相权取其轻…



他便只能龟缩防守。



可若是防守,那连绵不断攻势下,他很可能会失误,擂台之上,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会被无限的放大。



只是…



理论是这么个理论,真要实战,那又是另一番光景。



因为比武时,战局的瞬息万变,或许…还没有熬到对方失误,他们这“道家三才阵”就先失误了。



荀彧眼力过人,自然能窥视出这点。



趁着中间歇息的时间,荀彧行至柳羽的身前。



柳羽端给他一碗水。



“不忙着说话,先喝水。”



“咕咚”一声,荀彧大口饮满了这碗水,“呼,呼,呼…”



哪怕是一碗水下肚,荀彧尤自气喘吁吁,累,让一个文人,一个儒生去星夜习练剑法,的确很累。



“贤弟。”待得心头平复了一下,荀彧才张口道:“这阵法虽看似厉害,攻势汹涌澎湃如江水滔滔,连绵不绝,可实际上…在力量与经验的差距下,那南匈奴的王子要破此阵并不难。”



“贤弟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文若与我是兄弟,有话只管说。”



“再精妙的剑阵,没有相辅的力量与武技也像是空中楼阁,难以发挥,我…我们真的…真的能赢么?”



荀彧的语调中带着几分落寞,就像是他已经预料到了,明日的必败无疑。



他口中喃喃。



“除非…”



“除非什么?”柳羽反问。



“除非这南匈奴的王子冒顿是假的,是贤弟安排的人…”荀彧的目光直射向柳羽。“否则,若是真的南匈奴王子,他不会留手,我与桥子、蔡子没有机会!”



呼!



轻轻的呼出口气。



柳羽的眼眸微微眨动,荀彧的智慧超出了他的想象,不过…他想错了。



穿越前,柳羽的确读过一本名叫《琅琊榜》的,里面的“江左梅郎”便是通过江北盟的能量,在北齐勇士“百里奚”抵达大梁比武之前,就派人替换了“百里奚”。



也就是说,北齐勇士从一开始就是“江左梅郎”的人,是江北盟的人。



于是,江左梅郎仅仅只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牛奶糖糖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奶糖糖塘并收藏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