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一百八十章送别



第(1/3)页



这一道圣旨和一道懿旨直接把京城上上下下的人们给“砸”懵了——



男人们奇怪:咋回事,不是说打了胜仗吗,太子不是去谈判了吗,咋就莫名其妙被叛军劫走了呢?古人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么,连来使都不斩,怎么还把谈判的主使给劫走了呢?果然是蛮夷之地蛮夷之人啊,太不讲究了!咱们必须得好好地给他们上一课了,英国公的朝廷大军也不是吃素的!



女人们疑惑:赵琳儿是谁?京城的世家贵族的闺秀圈里没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啊!啥?松江府来的乡下妹子??她父亲只是个通判!皇家人的要求啥时候这么低了?我家闺女都比那丫头出生高,咋这好事没轮到我家呢?四皇子再不受宠,那将来妥妥也是个王爷,也没有听说他有什么不良嗜好啊,咋就找了这么一个要门第没门第,要长相……哦,不知道有没有,没几个人见过她,这妥妥是麻雀要变凤凰啊!



再一打听,原来这闺女是赵妃娘娘亲自相中然后求了宁太后的!



据说太后娘娘住在西山别院的时候,赵妃娘娘奉命去给太后娘娘送东西,走到半道上的时候,赵妃娘娘的车子出了一点故障,恰巧赵琳儿经过,就让自己的车夫热心去帮忙,她自己在一旁和赵妃娘娘相谈甚欢。赵妃娘娘就动了心思,侧面一打听,赵姑娘还未许配人家,那就正好,做自己的儿媳妇吧,然后她求了太后娘娘。



再一深打听,赵姑娘居然还曾经定过亲,不过听说对方不靠谱就退亲了。为了闺女,赵大人千方百计找了关系,来到了通州府。这么一看,这赵姑娘确定是赵妃看中的无疑了,要是别的娘娘,人们还不信,但赵妃娘娘嘛……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赵妃娘娘也算是建平帝后宫佳丽三千中的一个“奇葩”了……



当年,她曾定过一门亲,但对方看上了自己的表妹,要死要活的逼着赵妃娘娘退了亲,赵妃娘娘的父亲身体本就不好,为此活活气死了,她母亲也跟着去了。



赵妃娘娘的父亲是赵国公府的远支族人,父母去逝之后她只好依附着赵国公府过活。当时太/祖给众位皇子定选侍,所谓选侍,就是皇子未娶正妃之前的妾室,能不能混到有玉牒的侧妃全看运气。一般报名的都是京城的小官之女,也有没落的贵族为了巴结皇室或者赌一把运气把自家的闺女给报上去的。赵国公府就是后者,不过他们冲的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二皇子。可惜赵国公府实在太式微,赵姑娘被分给了当时还是个不起眼皇子的建平帝。



因为建平帝实在是太平常了,赵国公的闺女就不愿意了,她本来就芳心暗许自己的表哥宁国公世子,是赵国公说已经打点好,她要分给二皇子她才勉强点的头,这下……赵国公也觉得自己闺女给四皇子可惜了,他还指着闺女翻身呢!一个不受宠的皇子的侧室有什么未来?



赵国公府又没有其他适龄的姑娘,就把主意打到了赵妃娘娘的身上,反正,他们报的是赵国公府的姑娘,又没有说是哪个姑娘,于是,赵妃娘娘就成了赵国公府的二小姐,被抬进了四皇子府。



进了四皇子府的赵选侍也不受宠,建平帝新鲜了几天就把她抛在了脑后,她也不着急,就在皇子府里清清静静的过自己的清贫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80章 第一百八十章送别



第(2/3)页



日子——她家本就是小康之家,父母也没有留给她什么钱财,赵国公府对她也是面子情,给的东西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要不是当时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嫣然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兰花豆豆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花豆豆香并收藏嫣然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