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太后虽说早已不理朝政,但宁熙朝还真没有什么事儿是她想知道而不能知道的。在进宫之前,她总要先理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才好应对。



不提宁太后的准备,单提京中这边。



建平帝听了太子的建议之后,左右拿不定主意,他干脆叫上乐阁老他们,一同商议。建平帝说了太子的建议,乐阁老早就接到孙子的消息,故而没有说话,心中只一片腻味:没出息的东西,把心思都用在了这些个歪地方,得亏你爹是个厚道人,不然,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众臣有赞成派太医的,有赞成让大皇子回来的,众说纷纭。建平帝见乐阁老没有说话,就问道:“乐爱卿,你怎么认为?”



乐阁老其实是在考虑英国公的建议。英国公给夫人昨天“碰巧”遇见乐阁老夫人,她和乐夫人抱怨:“唉!老姐姐,您说咱们当祖父母的难不难吧,想管教孙子,又怕管的太过儿子媳妇心里不舒服,所以,要我说,干脆我谁也不管,谁的孩子谁自己管,您说是不是?”



乐阁老就知道英国公这个老狐狸是想把大皇子撅回来了,建平帝想让皇家人再次进入军界,英国公当然不愿意,所以给他递话来了。从英国公大肆表扬大皇子,乐阁老就看出来了,英国公做着“两手”准备呢!要么把大皇子撅回去,要么“捧杀”他。



乐阁老明白,从太子和大皇子的关系来看,大皇子的确不适合掌军权,一个弄不好宁熙朝就要发生大乱子,这回少不得要配合那老狐狸了。不过,乐阁老也知道,如果贸然赞成让大皇子回来,建平帝肯定会不乐意,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让大皇子离战场远一点。



于是乐阁老回道:“老臣觉得太子之言有理,大殿下毕竟是金枝玉叶,建功立业固然重要,但身子更重要。伤筋动骨一百天,大殿下应该好好将养方无碍。老臣觉得可以折中一下,派擅长骨科的太医火速前往鄂州路,同时飞鸽传书,让大殿下亦往鄂州路去,鄂州路条件比西南好。到时候是回京还是就地治疗,待太医去了就可定夺了。”



建平帝一听,正中他下怀,军权重要,儿子更重要,完全没有必要因小失大嘛!于是,满载这建平帝父爱的太医和补品星驰般往西南飞奔而去……:(3/3)

章节目录

嫣然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兰花豆豆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花豆豆香并收藏嫣然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