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松江府回来以后,太子和大皇子斗的简直就像是乌眼鸡一样,但凡俩人能碰一块,必定会争的你死我活,但两人现在也学乖了,加上听从门客们的劝导,两人还维持着表面的和气,不会再像几年前那样砸的对方头破血流了。
具体表现就是:在建平帝面前,大皇子必是:“太子说的对,太子不愧是国之储君,高瓯建翎,见解深刻,一切都按太子的意思办!”真办事的时候呢,又挑三拣四,嫌这个嫌那个的,说什么“也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而太子呢,则一脸谦虚:“大哥谬赞了!都是大哥谦虚,捧场,我才有这么一点见解的,多谢大哥抬爱!”大皇子阴阳怪气的时候,则是回嘴:“自己有本事自己出主意啊!主意不会出,就挑错在行!”背过皇帝,俩人都是同时“啐”一口:呸!虚伪(狡诈)!恨不得生吃了对方。
所以在建平帝的看来,俩人的小摩擦,那就是男孩子嘛,小时候打打闹闹的很正常,长大了就知道和兄弟亲了。大皇子当年在上书房被太子用砚台砸破头的时候,林贵妃就是这么劝他的。他也一厢情愿的相信他的儿子们兄友弟恭。
搁以前,大皇子直接就“撅”回去了:“你说的倒好,感情不是拿你的人送人情呢!”现在大皇子多精啦,他知道要是那样说必定会惹建平帝讨厌,没准直接就准了:什么你的人我的人,都是朕的人!
他摆出一副伤心又大度的表情来:“唉!看来我这没学问的样子已经深入人心了,本想着这次父皇送我个状元,我一定好好学习,改变改变自己的形象,没想到……唉!太子说的句句在理,父皇,就按太子说的办吧!”这招以退为进玩的相当娴熟,说明这几年,大皇子没少进步。
建平帝有天下父母的通病:我的孩子我怎么埋汰都行,但就是不允许别人埋汰,哪怕那人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也不行!他完全忘记了,即便是榜眼,教大皇子也错错有余!他见大皇子唉声叹气,心就先软了一半:“胡说!哪有这么埋汰自己的,你二弟也不是这个意思。他就那么随口一说。老大,你也不要太灰心,你只要用心学,不说学富五车,也一定能大有裨益的!”
他刚想随口就说“就按原先的那么定了”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三儿子一脸热切的看着自己,想着这个自己“心尖”上的儿子平时功课最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风波起(一)
第(3/3)页
,最是喜欢和文人墨客来往,他又犹豫了:其实,老二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太子从大皇子装可怜的时候心里就冷哼不已了:二十好几的人了,还装可怜,不嫌丢人!见建平帝有些犹豫,干脆再添一把火,他连连自责:“大哥,三弟,对不住!都是我考虑不周了,惹的大哥伤心,勾起三弟的念想,这样吧,父皇,把状元给三弟,全了他的念想。大哥呢,把我府里的翰林学士再拨一位给大哥,这些翰林学士比今科进士学问可扎实多了,也不耽误大哥要求进步。反正我府里的翰林学士也多,少一个也不打紧。您看这样是不是两全其美了,父皇?”太子向建平帝邀功道,扔了一个“包袱”,还顺带的炫耀了自己,太子都想为自己的机智点赞了!
果然,建平帝一听,龙颜大悦:“老二有长进了,就这么办,这个办法是四角俱全!老大,老三,老四,你们看怎么样?”建平帝问自己的儿子们。
三皇子一听自己能得状元了,高兴极了,率先谢恩:“谢父皇恩典!”四皇子见状也跟了一句:“谢父皇!”大皇子还能怎么说,人家都说“四角俱全”了,他还能说什么,他低下头:“父皇说的是!”心里却更恨太子了,
从松江府回来以后,太子和大皇子斗的简直就像是乌眼鸡一样,但凡俩人能碰一块,必定会争的你死我活,但两人现在也学乖了,加上听从门客们的劝导,两人还维持着表面的和气,不会再像几年前那样砸的对方头破血流了。
具体表现就是:在建平帝面前,大皇子必是:“太子说的对,太子不愧是国之储君,高瓯建翎,见解深刻,一切都按太子的意思办!”真办事的时候呢,又挑三拣四,嫌这个嫌那个的,说什么“也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而太子呢,则一脸谦虚:“大哥谬赞了!都是大哥谦虚,捧场,我才有这么一点见解的,多谢大哥抬爱!”大皇子阴阳怪气的时候,则是回嘴:“自己有本事自己出主意啊!主意不会出,就挑错在行!”背过皇帝,俩人都是同时“啐”一口:呸!虚伪(狡诈)!恨不得生吃了对方。
所以在建平帝的看来,俩人的小摩擦,那就是男孩子嘛,小时候打打闹闹的很正常,长大了就知道和兄弟亲了。大皇子当年在上书房被太子用砚台砸破头的时候,林贵妃就是这么劝他的。他也一厢情愿的相信他的儿子们兄友弟恭。
搁以前,大皇子直接就“撅”回去了:“你说的倒好,感情不是拿你的人送人情呢!”现在大皇子多精啦,他知道要是那样说必定会惹建平帝讨厌,没准直接就准了:什么你的人我的人,都是朕的人!
他摆出一副伤心又大度的表情来:“唉!看来我这没学问的样子已经深入人心了,本想着这次父皇送我个状元,我一定好好学习,改变改变自己的形象,没想到……唉!太子说的句句在理,父皇,就按太子说的办吧!”这招以退为进玩的相当娴熟,说明这几年,大皇子没少进步。
建平帝有天下父母的通病:我的孩子我怎么埋汰都行,但就是不允许别人埋汰,哪怕那人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也不行!他完全忘记了,即便是榜眼,教大皇子也错错有余!他见大皇子唉声叹气,心就先软了一半:“胡说!哪有这么埋汰自己的,你二弟也不是这个意思。他就那么随口一说。老大,你也不要太灰心,你只要用心学,不说学富五车,也一定能大有裨益的!”
他刚想随口就说“就按原先的那么定了”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三儿子一脸热切的看着自己,想着这个自己“心尖”上的儿子平时功课最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风波起(一)
第(3/3)页
,最是喜欢和文人墨客来往,他又犹豫了:其实,老二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太子从大皇子装可怜的时候心里就冷哼不已了:二十好几的人了,还装可怜,不嫌丢人!见建平帝有些犹豫,干脆再添一把火,他连连自责:“大哥,三弟,对不住!都是我考虑不周了,惹的大哥伤心,勾起三弟的念想,这样吧,父皇,把状元给三弟,全了他的念想。大哥呢,把我府里的翰林学士再拨一位给大哥,这些翰林学士比今科进士学问可扎实多了,也不耽误大哥要求进步。反正我府里的翰林学士也多,少一个也不打紧。您看这样是不是两全其美了,父皇?”太子向建平帝邀功道,扔了一个“包袱”,还顺带的炫耀了自己,太子都想为自己的机智点赞了!
果然,建平帝一听,龙颜大悦:“老二有长进了,就这么办,这个办法是四角俱全!老大,老三,老四,你们看怎么样?”建平帝问自己的儿子们。
三皇子一听自己能得状元了,高兴极了,率先谢恩:“谢父皇恩典!”四皇子见状也跟了一句:“谢父皇!”大皇子还能怎么说,人家都说“四角俱全”了,他还能说什么,他低下头:“父皇说的是!”心里却更恨太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