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是!”



更夫那是谁做的,一般都是那等老汉子做的,像顾小郎这般人物,瞧过去就是聪明相,他要是愿意入红尘,不是状元郎,怎地也得是个探花郎!



潘寻龙面容古怪,“爹,你不知道吗?”



潘知州抚了抚衣襟,大刀阔斧的坐得板直。



“知道什么?”



潘寻龙拉高了嗓门:“顾小郎就是更夫啊,整个玉溪镇的梆子都是他敲的。”



“对了,你可别在他面前说做更夫不好,他都和我说了,他家从太太太□□宗那辈开始,就是夜里打更的,是更夫世家嘞!”



潘知州:



他知道耕读世家,倒是头一次听说更夫世家。



潘知州神情若有所思,“看来,他这一身本事应该是家传的,也不知道家里的老爷子又是何等风采。”



不过,潘寻龙的一番话,倒是真让潘知州心动了。



靖州城的异事,近来颇多啊。



那厢,顾昭抬脚去了靖州城城东的丁家,那儿,丁大鹏和丁夫人两人一宿没睡下。



瞧见顾昭回来,丁夫人一把拉过顾昭,上下打量两眼,关切的问道。



“怎地去了这么久,没事吧。”



“啊,是我唐突了。”



她是有些胖肉的妇人,就是蹙着眉,也让人觉得可亲。



顾昭笑着摇头,“不会,我知道夫人这是担心我。”



三人寒暄两句,抬脚往屋舍里头走。



丁家的膳食早已经准备好了,原先用来当晚膳的大闸蟹,因为迟迟不见顾昭回来,丁夫人索性吩咐厨娘挖了蟹肉,做了蟹肉粥。



丁家堂屋。



丁夫人热情的招待,“尝尝,看看合不合胃口。”



她将一叠酱瓜推了过去,继续道。



“这酱瓜是我腌渍的,落了霜的小胡瓜,做酱瓜最是好吃了。”



旁边,丁大鹏也帮腔,“是极是极,我家娘子旁的手艺没有,这腌渍酱瓜那是一流的。”



丁夫人笑盈盈,桌子下的手却拧了丁大鹏一把,直把他拧得脸上的胖肉乱颤,偏偏顾昭在这,他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



顾昭听到动静,失笑不已,她目光看向丁万洋,问道。



“丁公子,可还有哪里不妥?”



公鸡唱晓,丁万洋虎口处的嘴巴果真长了回去。



此时,他没什么精神的搅动自己面前的白粥,目光落在顾昭碗里的蟹肉粥有些馋。



听到这话,连忙摇了摇头。



“多谢顾小郎,我已好了许多。”



顾昭点头:“那就好。”



……



片刻后,丁万洋还是忍不住好奇,问道。



“顾小郎,这事真是瑜娘要害我性命吗?为何?”



顾昭抬眸看了过去,不单单丁万洋好奇,就是丁大鹏和丁夫人也停了动作看过来,显然,他们二人也是好奇不已。



她顿了顿,将事情简单的说了说。



丁万洋听后,唏嘘不已。



“卿本佳人,奈何为贼,可惜,可惜啊。”



“还敢说佳人,我瞧你这是苦头还没有吃够!”丁夫人一把拍了丁万洋的胳膊,力道不再客气。



丁万洋瑟缩了一下,瞬间不敢再吭声了。



他低头安静的刨饭,心里苦涩。



难,太难了!



他就想让那些小娘子唱他谱的曲儿,怎么就这么难呢。



……



旁边,丁大鹏若有所思,良久后喟叹道。



“百因必有果,善恶皆有报,不是今日,也会是明日,万事,还是要秉着良心做事啊。”



顾昭点头附和,“丁老爷说的是。”



确定丁万洋无事了,用过膳,顾昭和丁家人辞别。



大门处,丁大鹏挽留,“顾小郎,不若在寒舍歇一歇,昨晚一夜未眠,好歹歇几个时辰吧。”



顾昭摆手,“无妨,我得家去了,迟了怕家里人担忧。”



区区一夜未眠,她顾小昭哪里会累,她可是修炼的人,那必须是越夜越精神。



丁大鹏见顾昭去意已决,便也不再多说,临行前,他包了个红封递过去。



赶在顾昭推辞之前,连忙道。



“哎,小郎莫要推辞!”



“要不是有你,我儿便是一时性命无忧,再过两日,他也熬不过这鬼门关,他要是真的去了,旁的不说,我家老太太定然是受不住的,你救的不是我儿,是救了我丁家一门啊。”



说到这,丁大鹏眼里有水光掠过。



那样的场景,光是想想,都让他的心揪成一团。



他看着顾昭,情真意切道。



“顾小郎,你对我们家的恩德,哪里是这银子能够估量的,收着收着,唉,我也怕小郎你们这等方外之人嫌弃这银子世俗,不过,旁的,我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能表达我的心意了。”



顾昭有些不好意思。



罪过罪过,她修行还不到家,别的事儿不说,起码她一点也不觉得银子世俗。



白花花又肉胖胖的,多可爱啊。



顾昭:“丁老爷客气了。”



离开丁家后,顾昭想着,难得来靖州城一趟,就这么空手回去,未免有些可惜。



她拿出红封瞧了瞧,看着银票上的面额,不禁结舌。



不愧是靖州城酒坊的大东家,出手真是阔绰。



丁大鹏还送了三坛上等的好酒,一坛浊酒,两坛清酒,俱是去年冬日酿制的。



顾昭将它们往六面绢丝灯中一搁,抬脚去市集上买东西。



既然有了酒,她就给顾春来买了些烟丝和茶叶,老杜氏和顾秋花是妇人,自然是喜欢那等漂亮之物,顾昭去银楼给两人整了个光面的金镯子,又买了些小食,这才去了书肆。



那儿,顾昭专门淘了淘古籍,尤其是道家一门的典籍。



如今,她在从天畔的云朵中悟云纂,有的符箓威力强大,普通的黄纸和朱砂承载不住,来了靖州城,顾昭便也去风水店里挑了一些上等的黄纸和朱砂。



一通逛下来,她瞧了瞧天色,已经是日上中天时候,时辰不早了,这才朝城门方向走去。



城门处,衙役元宝穿着明光铠,他忍不住往城内方向眺望,心里有些着急。



“这林子哥,明明说好了昨晚给我带饭的,他倒好,回去后就不见人来,今儿也不见人影。”



他又自言自语的猜测,“这是又喝醉了?”



城门处时不时有人来,这一旬是元宝和张俞林在城门处当值,张俞林没来,元宝当真是连水都不敢多喝,就怕自己离开了,城门处就没人了。



顾昭骑着毛驴三骏,驴蹄得哒得哒,不急不慢的朝城门方向来了。



瞧到顾昭,元宝还有印象。



除了因为他给自己一张黄符,还因为这小郎生得颇好。



生得好的人,总是更有存在感,让人印象深刻。



“这么快就出城了?不多待几日?”元宝笑了笑,露出脸颊旁的小窝。



小窝浅浅的,为他更添了几分腼腆的稚气,虽然穿着明光铠,却不见威风。



“是啊,事情办妥了,就准备家去了。”



顾昭的目光落在元宝的脸庞上。



那儿,他眼下的青黑之色还是存在的,显然是死劫未过,她心里叹了一声,不忘交代。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95章 第 95 章



第(3/3)页



“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世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世界并收藏在古代打更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