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秦海里面组装更多战舰。



公开进行战争准备,给海岸线上修好的基座上装主炮,为海上的巡洋舰提供掩护,防止敌人舰队直接轰击海岸线。



大明在这次战争中的初步作战目标,本来是保住西海半岛和运河,同时夺取整个埃及和印度。



这个战争目标本来不算太大,但是却低估了自己给泰西人造成的压力。



大明在大秦海内不断的建设码头和造船厂,不断的送战舰进去的过程中,泰西人也没有闲着。



泰西人虽然暂时不知道大明在暗度陈仓,但是感受到的威胁却也是在不断提升的。



他们开始往大食周围地区增兵,特别是英国、西班牙、奥斯曼三国。



当大明公开准备战争的时候,长期积累的压力达到了临界点,再加上英国人的斡旋,反大明同盟终于成立。



反明同盟成立后,立刻要求大明拆毁大秦海的所有装甲巡洋舰,或者在泰西舰队监督下绕大西洋运回小西洋。



本来就准备对埃及和印度战争的大明,理所当然的拒绝了“蛮夷们”的自残要求。



自认为被逼到墙角的反明同盟,就主动正式对大明王朝宣战了。



露西亚在北方战场首先发动进攻。



然后泰西诸国联军与奥斯曼军配合,从东西两个方向行动夹击西海地区,试图夺取西海半岛和运河。



这场真正的世界规模的大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作为主战场的大食战场,在开战之后迅速聚集了所有反明同盟的部队和舰队。



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普鲁士、奥地利、露西亚、奥斯曼、荷兰、撒丁(意大利)尽数到场。



在整个大食战场之中,又分成了埃及、死海、两河、大秦海四个分战场。



埃及战场是对埃及本土的争夺,死海战场是对西奈半岛以东和以北,以及大食半岛北部地区的争夺。



这两个战场都以西海半岛(西奈半岛)为中心。



西奈半岛的面积太小,本地没有足够的补给来源,大发明只能通过红海航线,从东非和印度输送物资。



这让大明的参战人员数量受限,无法发挥本土的人力优势。



这些地方对于泰西诸国而言,虽然也不是本土,但是与他们本土的距离,比大明要近得多了。



通过大秦海直接海运补给更加方便,所以参战人员数量反而要多一些。



但是最终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



至于两河战场,在反明同盟成立之前就已经打了很久了。



那是大明从奥斯曼手中夺取两河流域的战争,对手主要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部队。



在这里,大明可以从印度和波斯运送士兵和补给,虽然主要也是通过海运,但是周围全都是大明殖民地,



效率比从东墨洲通过红海运输高太多了。



奥斯曼部队水平也明显低于主要泰西国家,整个战争过程就是在缓慢的持续后退。



最终大明基本占据了整个两河流域。



两河战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1805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王子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子虚并收藏大明1805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