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吏的,凭什么你个鄱阳郡跑路的吏头,却要来我北海郡地盘上抢饭碗?



这家伙是北海郡的书佐,虽说是个小吏,但历来官吏分流,官是流官,吏反而往往是地方豪强垄断,这种地头蛇在地方上影响很大,他就找北海的官员、豪强们总说刘兰成的坏话,说现在姓刘的深得众心,将来肯定为我不利,不如杀之。



这理由很牵强,但在隋末这种动乱时局下,刘兰成一个外来者,当然难以被北海这群官吏豪强们接纳,他们才是利益一体。



虽然太守没有杀刘兰成,但也确实觉得把郡中六分之一的兵力交给刘兰成这个外人,不太合适,于是后来便夺了刘兰成的兵权,交给宋书佐来统领。



老刘也是个硬脾气的,凭什么啊?



虽说是个书生,可也是能提着刀嗷嗷叫冲入贼军大营猛砍狠削的狠人啊,好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老刘出了北海城,直接去找綦公顺了,此时綦公顺吃了个败仗,也是好不容易才重新聚拢手下人马,可三万人已经只剩下了万余人,见到上次追砍他的老刘来了,还吓一跳,听说来投奔,綦公顺不但没叫人绑了他杀了,反而请为上座。



草莽好汉,也是敬佩有本事的人,何况还是个能提大刀砍人的书生。



綦公顺要拜刘兰成做大哥,刘兰成拒绝,哪有一来抢人首领位置的,最后推来让去,刘兰成做上了二当家的位置。



刘兰成做了二当家,第一件事就是率部重回北海,仅一个月后,刘兰成就用计带兵攻下了北海城,他向所有人证明,我老刘能屈能伸,既能帮北海守城,也能破北海城。



后来刘兰成又建议大哥綦公顺加入了中原风头最强劲的大哥李密,也成了瓦岗集团的人,背靠大树好乘凉,綦公顺和刘兰成继续统领一路兵马,直到后来李密兵败投唐,綦公顺也想跟集团中的老大哥秦琼程咬金们去投王世充,可刘兰成说,人家投王世充是无奈之举。咱们统兵在外,何必投王世充那小子,要投,咱们投大唐去。



王世充一个胡商之子,没有人主气象,唐公八柱国家之后,这才是最有龙气的。



于是綦公顺便听从刘兰成的话,带着队伍投了李唐派到山东一带经营的李神通,自此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将军。



投唐后不久,李唐派李世民在中原掀起中原之战,刘兰成带着队伍前去听令,重又到了当年瓦岗老上司秦琼程咬金等的手下。



从此成了秦王府的人,因这点,刘兰成从那以后,倒也还算是仕途很顺。



先前秦琼镇灵州,便调他任都督府司马,破梁师都,给他不少立功机会。



到如今,那也是拜右领军将军,爵封平原郡公的,虽说远不如秦琼和程咬金他们,但老刘倒也知足。



正如他所说的,知足常乐嘛,他本是一郡中庶族子弟,隋朝时也只是个书佐吏员,后来加入义军,也是世道所逼,如今能在大唐做个郡公,还有三品官职,哪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要我说,咱们如今已经打草惊蛇,南北两路都没啥机会了,现在天又降大雪,不如班师,反正收获也不错。”



程咬金摇头,“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胆子小,老刘你应当拿出你当年在北海城那种气魄来啊。当年你在北海,敢提着把横刀,带着百余少年就冲入三万人的军营之中砍杀,如今你也是右领军将军了,怎么还怯了呢?”



老刘嘿嘿一笑,“我怕个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贞观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贞观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