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确实能够开拓边疆,并同化当地蛮夷的。



这样分封,总比直接把这些地方交给那些蛮夷们强,蛮夷们稍强点,可能就要叛乱,要袭扰,甚至再强点,就要建国啥的。



北宋时的侬智高,再比如唐朝后来的南诏,再比如宋朝时自立的交国等,都是这样。



相比之下,还是汉人豪酋们对中原更有向心力。



“陛下,分封宗室、功臣于边疆,第一守疆卫边,第二屏藩朝廷,所以可以适当的多赐予一些权力。如封侯在封地可按实封数,给其建立封地乡兵土团之权,让其有对应兵力。”



“并且许其每年在封地内,收取封地税赋三之一的权力,剩三之一归地方州县用度,三之一上缴国库。”



“另按封臣爵位,食邑数,在封地划出一定数量的爵位永业田赏赐给封臣。”



“授给封臣于封地内,举荐、征辟僚属的权力。”



对于这个拥兵的数量,秦琅的建议是按实封数划分,实封千户以上,为大国,可拥三军,士兵三千人。实封五百户到千户的,为次国,可拥两军,两千人。实封五百户以下的,为小国,拥一军,千人。



功臣们,实封数量若少于五百户的,封下州,五百到千户的,封中州,千户以上封上州。



虽然秦琅说的是给封臣们领地内统领乡兵土团之权,没直接说给其它兵权,但这依然还是兵权。



乡兵土团意味着不是常备军,只是有事才能征召,可终究是能够征召的。



除此外,各封臣还能拥有各自的帐内府和亲事府这样的侍卫家兵部队,这个部队数量,则是按王公侯伯子男九等爵位,九等一百,爵加一等卫队加一百,王九百。



军权。



这才是能真正在边疆立足的东西。



有了这个,才有可能如冯家宁家杨家等一样,在边地做个几百年甚至是千年的土皇帝。



相比李世民之前所说的世封刺史的权力来说,无疑秦琅的这个方案,虽说地方偏了点,可倒还真是实封。



有兵权,有税赋权,还有治民权。



唯一缺点,就是地方偏了点,好多地方可能根本没有汉民,过去了治下可能多是蛮夷。



可想一想,如当年冯家南下时,人家还不是就这样光棍的过去了,最终还不是立足生存下来了。



能分封的,哪个不是顶级功臣贵族,谁没点家底?



过去了建个城堡寨子立足,把自家的奴隶部曲带去,再想法子到中原招点贫困百姓过去,还怕发展不起来吗?



魏征忍不住拍掌叫好。



“陛下,臣以为秦学士此策甚妙,堪称让大唐长治久安之良策也,请陛下接纳。”



不过除了魏征拍掌叫好外,并没有几个人愿意附和。



主要还是在于这个分封法,他们都觉得是流放法。



谁也不想离开中原繁华之地,尤其是离开政治权力的中枢,跑到边疆去当什么野人王。



就算秦琅提出给封臣更大的地方,更多的权力,甚至给兵权,他们都没啥兴趣。



野人王有啥好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贞观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贞观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