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吐蕃之后,再把黔中划管剑南节度。”



云贵川在地理上确实是一个单元的,毕竟都属高原嘛,虽说云贵更紧密一些,但此时剑南远比云贵开发的好,因此附在剑南也是应当。



可如果云贵川一体,那这个剑南节度使的权力就非常大了,毕竟秦琅任的是节度使还兼了一堆的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经略使等衔,不比一般的经略使等,故此有人反对也是正常。



秦琅则不以为意,贞观朝的节度使毕竟不是晚唐的节度使,就算给的权力再大,那也就是个临时性差使。



事毕即撤,某些方面来说,这种节度使也好,经略使也罢,也就是个加强版的行军大总管而已,行军大总管有常设的吗?



兼不兼管云南、黔中,都没太大区别。



不过现在兼管了云南道,倒是一下子分薄了太子给的四万兵额了,原本以为剑南道一道增加到四万军额呢,现在是两道了。



宁远、保宁、西宁这剑南三军,现在还得加上云南现有的忠武和通海和南宁三军,本身就有六个军了,每军编额五千,实有三万的兵额,等于太子也就给了一万的新兵额而已。



可再建两军。



秦琅随后召集剑南道诸府州军的文武,又派人去云南召集都督刺史将军等来议事。



趁着羌部还在集结,秦琅与赶来的一众剑南云南的文武官员们,商议重新部署编置兵马。



总共四万兵额,两道各家分配,秦琅没搞什么平均分配。



经过两天争论后,他最后拍板,原有的六个军,松州宁远军、茂州保宁军,西宁的西宁这剑南三军不变,而云南道的忠武、通海、南宁三军也不变。



新设昆明军,驻洱海,新设静边军,驻河曲。建天宝军,驻金川,建平戎军,驻小金川嘉梁州。



另建剑南节度牙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左军号游奕军,右军号踏白军,中军号背嵬军。



新建七军,可兵额只有一万。



怎么分配?



秦琅的分法,是忠武军移驻益州成都,五千人扩编为一万二,然后再分编为忠武、背嵬、踏白、游奕四军,每军三千。



西宁军与保宁军、宁远军扩编,再一为分二,宁远军拆分出静边军,保宁军拆分出天宝军,西宁军拆分出平戎军,各编三千,六军就是一万八千人。



还剩下一万兵额,通海、南宁两军再拆分出一个昆明军,通海军四千,南宁和昆明军各三千。



调整后,剑南节度使下,剑南、云南两道,总计十三军,共计正兵四万。



这都是正规军,不包括团结营、蕃部土兵。



秦琅照旧例,给每军配备相应的蕃部城傍、侧近军,同时编划团结营隶属各军,这些团练兵和蕃部土兵,平时也要轮番到各军所驻守的军城军镇守捉镇戍当值戍卫,一边训练一边屯田。



四万正兵,配双倍的团结、蕃兵,实际总兵力达到十二万。



忠武军移驻成都,而牙兵三军则跟随节度使秦琅,平时没有驻防任务,属于机动力量。



游奕、踏白二军,更是由宁远夜不收精锐为骨干,组建的一支精锐轻骑兵,背嵬则是骑马步兵。



秦琅是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贞观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贞观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