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排牙印。



“放心,这都是足金,比开元金币还要足。”



金怕石头银怕火,纯金较软所以做为货币来流通时,其实是加入了银铜混铸,这样既增加了金币的韧性又增加了耐磨性,另一方面,朝廷通过这种控制成色含量的办法,来控制金银币的成本,保持铸币的利润空间,让毁币融铸成器的人无利可图。



但又不能成色太低,否则既会导致信用降低,也会让私铸盗铸风险加大。



因此,朝廷的金银币一真是控制在成色八成八左右。



虽然贞观改革以来,金银币大量铸造,且以标准面额使用,不得毁损剪取使用,但金银毕竟很贵重,一般人平时也用不上金银,尤其是金币。



近年工商大兴,钱热起来。



金银越发贵重,过去是一两银折铜钱一千五,一两金折银五两左右,折钱八千。



金银比例一比五。



但是随着海贸大兴,海外胡商们也看到了商机,开始大量的把白银运来大唐,这主要就是因为在海外,许多外国金贵银贱,相差巨大。



比如说在法兰克国,金银比价达到了一比十三,甚至有时一比十五,在东罗马、西哥特、波斯等国,也大致是在这个水平左右。



大唐一比五的金银比,这就是巨大的商机。



最早是一些聪明的胡商贩运香料、奴隶等值钱的东西来大唐,换取黄金瓷器丝绸等运回去,再换成香料、白银等运来。



后来有人就干脆只做金银倒卖,一箱箱白银运来,一箱箱黄金运回去。在大唐用五比一银换金,到了西方,再用一换十二十三的金子换银,这般来回的折腾,甚至比贩卖香料还赚钱。



后来大唐很快发现了这个漏洞,立马出新规堵上,禁止金银铜钱,以及金银铜器流出境,严厉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打击。



后来又出了许多新规,甚至金银比例也开始调整,逐渐接近国际金银比价,从一比五,到一比六、一比八,直到如今大致稳定在一比十。



大唐仍然继续禁止金银铜币和器物出口,但却允许进口。



这给了许多胡商们继续倒卖赚钱的机会,但大唐很欢迎这些真金白银的流入,如今倭国是大唐最大的海外铜料和银料进口国,天竺、波斯、罗马、法兰克等成为主要的黄金进口地。



大唐体量巨大,虽然每年大量流入金银,可在以贵金属实物货币为主的经体制下,这些流入的金银铜主要被用于铸造货币,并在大唐流通开来,甚至渐把海东四国也纳入了大唐货币流通区,巨大的需求,使的这些海量的金银流入后,虽然改善了钱荒,但却并没导致金银的贬值。



一枚成色百分之八十八的开元金币,能换十枚开元银币,能够兑换两万铜钱。



金铜比由过去的一比八,到现在一比二十,铜钱其实并没贬值,依然十分坚持,只是金大幅度升值了许多。



所以如今百姓对于金币、黄金更加喜欢。



只是朝廷对金银币的管理很严格,禁私藏囤积超过数量的,且对黄金器物的拥有佩带,也更加严明了等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贞观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贞观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