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诸位相公也都到了,我们也去落坐吧。”



政事堂做为宰相会议,设立在门下省,在隋朝的时候,开始了三省六部的中枢核心制度,那个时候以外三高官官为宰相,实际上就是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是宰相,宰相会议则设在尚书省。



不过到了唐朝,虽然尚书省依然权重,可皇帝有意要平衡尚书省的权力,故此把政事堂设到了门下省,还找机会把尚书令这个职位给废了,以左右仆射为尚书高官官,使的级别下降。



再把政事堂设到门下省,又在四名真宰相外,以检校三高官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预政事等头衔,让其它非三高官官也得授宰相衔,进入政事堂议事办公。



从宰相三人团,到如今贞观朝稳定在十余人的群相制度,宰相的权威可以说是下降了的,但皇帝对相权削弱,却加强了皇权对朝政的把控。



原本的政事堂会议,只是一个临时会议,而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常设的机构,协助皇帝统治朝政的最高议事机构,下设五房,分理众事。



此时的政事堂,已经囊括了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或主要职权。



三省其实都已经相当于是政事堂的下属机构了,大唐如今的权力中枢,便是政事堂-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十二卫。



权力大,宰相多,特别是以他官加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尤其是让一些三品以下的四五品官员都得列政事堂,使的皇帝的权威空前高涨。



秦琅虽说曾经三拜两罢宰相,可实际上已经好久不曾在政事堂露过面了,倒有些生面孔了。



诸位宰相们都已经坐到了都堂里,各自坐在自己的席位上。



秦琅上前一一拜见。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这两位在政事堂中,依然还是居于宰相之首,尤其是房玄龄,以皇帝的绝对心腹,如今是当然之首相,这位秦琅老乡,既办事能力强,而且还非常了解皇帝的性格,他做事有个特点,就是能按着皇帝的心思把事情办的利落齐整,不会去违逆皇帝。



绝不会跟魏征一样,当面的指责顶撞皇帝,因此这几年,在宰相的位置上是越做越稳,不像其它宰相们,经常被停职或是罢免,如萧瑀陈叔达长孙无忌秦琅等那也都是起起落落几次了。



高士廉也都是上下几次。



“魏国公!”



秦琅对着房玄龄叉手见礼,房乔笑着起身回礼,丝毫没有轻视秦琅半分的意思,其实秦琅跟房玄龄不仅是同乡,而且两人之前已经有过数次合作,配合可谓是十分默契,特别是秦琅主持税赋改革的时候,房玄龄可是全力支持的。



这位精通典制政令,熟悉律法,明达吏事,不仅深得皇帝倚重,就是满朝上下也是人缘极好,如今朝中,房玄龄已经是一股极强的政治势力,他又通过联姻范阳卢氏、太原王氏以及吴郡吴氏等,与士族结盟。



另一方面,他也跟历城同乡秦琼秦琅父子保持了不错的关系,故此房玄龄在政事堂确实是当之无愧的首相。



“拜见许国公!”



高士廉笑着还礼,当年玄武门之变前,高士廉是雍州治中,秦琅则被安排到长安县做法曹,玄武门事变当天,秦琅组织囚犯与高士廉一起攻打芳林门,驰援玄武门,也是并肩战斗过的。



老高在李世民继位后,便立即做上了侍中的位置,可惜没多久还是被贬出朝堂,外放了好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贞观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贞观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