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制衡,相互牵制,做事的那批大臣,能心无旁骛的去做事。



特别是此届内阁排序,在朝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让东林党不再一家独大,让齐楚浙党等派能获得喘息机会。



朝堂上的微妙制衡,是维系稳定的根本,离开稳定这一前提,想确保发展的基调,是不现实的事情。



“臣…方从哲,拜见陛下。”



“臣…叶向高,拜见陛下。”



“臣……”



除了孙承宗、何宗彦外,其他内阁成员悉数到场,见到眼前这帮人,朱由校就知道有事情。



“免礼吧。”



朱由校放下御笔,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说吧,进宫见朕有何事要说?”



皇权和臣权之争,本就是断续、持久的进行,或许在某件事情上,会选择退让,但是在后续发生的事情,就会选择进取。



在这等看似不连贯、实则紧密相连的进退间,也会让朝堂的格局和走向,在悄然间发生着性质变化。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枢密院大臣袁可立,在辽西治下行僭越之举,在朝廷和内廷皆不知情的前提下,擅自行撤卫设府事。”



群辅孙如游走上前,手捧奏疏作揖道:“有明以来,在辽东被朝廷收复回来,就一直坚守卫所制镇御,此制不仅能帮助朝廷稳定辽地稳定,还能帮助朝廷减轻压力。



现在袁可立在辽西治下,勾结辽东总兵官贺世贤,不顾地方的反对,擅自推动撤卫设府事,甚至为安抚一些人,还擅设辽东矿务局。



这桩桩件件对大明社稷的安定,都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倘若朝廷的法令,都像袁可立这般肆意僭越,那于朝于民而言,都非是好事。”



“臣附议!”



“臣附议!”



方从哲、顾秉谦几人,纷纷上前作揖道。



坐在罗汉床上的朱由校,见到眼前这一幕,深邃的眼眸掠过一道寒芒,内阁诸大臣聚在东暖阁这边,弹劾袁可立在辽西所做之事,这阵仗不是一般的大啊。



当初朱由校向袁可立下达密旨,叫其在辽西积极推动此事,就料想到朝中文官群体,一旦知晓此事的话,必然会有所反应,只不过是时间远近了。



毕竟在此期间,朝中生出的风波不会少,所明确的各项谋划部署,在逐一的亮明以后,必然会牵制住文官群体的注意。



现在反击来了。



“陛下,臣要弹劾袁可立恐有不臣之心。”



叶向高紧随其后,上前作揖道:“在建虏叛乱尚未真正镇压,加之川地土司叛乱一事,这已然让朝廷背负沉重的负担。



在这样一种态势下,袁可立所做之事,引得辽西治下民怨沸腾,诸多的卫所官,被袁可立以矫诏之名,着命辽东总兵官贺世贤逮捕。



大明能确保辽东的安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靠各级卫所官,来带领着治下的军户,组建起层次分明的卫所拱卫体系,才得以确保的。



现在袁可立在破坏这一基调,这无疑是想叫辽东生乱,如果说在此期间,建虏再度来犯辽地,对大明造成的危害会很大。”



“臣附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涯逍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涯逍遥并收藏大明第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