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处在小冰河时期,像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北方诸地,所面临的气候环境更为复杂和严峻。



一旦出现雪灾的话,那最冷的时候,不仅可以冻死人,还能冻死庄稼,所以传统的农耕生产,不能满足这些地域的所需。



大明想要拨乱反正。



大明想要戡乱救国。



就必然要走一条全新的路,所以筹建规模化工坊,聚集治下破产的群体,通过筹建产业的形式,以内外循环作为驱动,来有效的带动地方发展。



原始工业化,是大明必须要迈进去的路。



如果想改善大明财政体系,就必须发展工商业,必须提升生产力,唯有这般,才能通过开海通商,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良性发展循环。



有了这一大前提后,朱由校就能针对商税、矿税、关税等诸税,重新厘清相应税额,以增强财政体系的底蕴。



“请枢辅放心,下官等定会勠力同心,将所谋划的第一阶段的部署,尽快都落实明确下来。”



陈延生站起身,拱手作揖道:“不过明确这些部署,还需地方驻军提供相应的协助,诸如维持秩序等事,若仅靠辽东矿务局来办,恐无法有效管控起来。



所抽调的那批地方驻军,必须要服从我辽东矿务局的调遣,像吃拿卡要这等情况,如果叫所辖监察科发现,会及时呈递到辽东总兵官府。”



规模化工坊筹建发展,对时下的大明,还算是一个全新的科目。



尽管有西山这一考题。



但是深入到地方后,所遇到的情况不一,风俗民情不一,同样会发生很多新的事情。



陈延生、李志伟这批援辽的官吏,是专司产业建设的群体,他们是现阶段的大明,最专业的一批人才。



如果他们能在辽西治下,积极开辟出相应的规模化产业,并形成良性发展循环,那就能带动更多的群体涉足其中。



特别是相应人才的培养。



等到了那个时候,朱由校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朝堂层面,特设直辖的相应衙署,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并擢升一批批专业官员,到大明各地去筹措规模化工坊。



辽东这个地方好啊。



有建虏叛乱要镇压,那便有了战争需求,如此就能推动军工产业的发展,那就能顺势构建上下游产业。



只要能把控好风向标,确保辽东整体的稳定,随着镇压建虏叛乱的进程加深,那辽东治下的发展,就能有非常显著的成效。



建虏八旗这块磨刀石,朱由校要是不把它发挥到极致,都对不起努尔哈赤这帮人,所生出的狂妄野心。



“贺帅,您也听到了。”



袁可立面露笑意,看向贺世贤说道:“辽东矿务局这边,想要展开有效发展,以减轻辽西本土压力,需要总兵官府这边的支持。



本辅算了算,想要真正做好协调,需抽调一批规模在三万众的军队,并且要构建起上下明确的建制。



由一员副将统辖,三名参将协领,另调若干游击将军,跟随辽东矿务局的人,到各府县负责相应事宜。



本辅知道贺帅这边,统筹确保辽西边陲安定,就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涯逍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涯逍遥并收藏大明第一帝最新章节